華爾街日報》葉倫訪華:值得關注的三大主題

2023-07-07 11:30

? 人氣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聯社)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已在6日展開訪華行程,將與中國政府高級官員會面,試圖修復美中關係,兩國關係在經歷了數年的政治衝突和貿易戰後出現了很大的裂痕,但在全球經濟中仍是最重要的合作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葉倫此行是拜登(Joe Biden)政府想要加強美中溝通的最新行動,先前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11月舉行了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個月也訪問了中國。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對於葉倫在本周四至周日的訪華行程,投資者需要關注以下三大主題。

半導體爭端

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了拜登政府可能擴大對輝達(Nvidia Corp., NVDA)專長的人工智慧(AI)技術的出口禁令後,該公司之前一路飆升的股價上周受到打擊。

上述出口禁令可能影響到輝達為遵守之前的晶片出口限制而專門打造的晶片,還可能影響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和英特爾(Intel, INTC)等輝達的一些競爭對手所產晶片的銷售。

輝達首席財務官Collette Kress上周表示,鑑於輝達產品在海外的實力,此舉不會對該公司的財務業績產生直接的實質性影響,不過她說,從長遠來看,此類限制「將導致美國晶片行業永久失去在世界最大市場之一競爭和領先的機會」。

Kress的言論凸顯了圍繞拜登政府不惜代價阻礙中國AI技術發展這一承諾的不確定性,即所考慮的出口限制是否華而不實,能否真的有效阻止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技術轉移至外國對手處。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到場接機。(美聯社)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到場接機。(美聯社)

Beacon advisors分析師Owen Tedford在最近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最近有報導稱中國人以走私及通過雲租借的方式獲取相關晶片,這讓人不禁懷疑這些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的有效性。」

晶片公司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可能也會成為關注焦點。該公司上個月表示,在中國政府禁止該國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使用美光產品後,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中有大約一半可能會面臨風險。

此外,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對美國公司的對華投資實施新的限制,部分動機來自兩黨的立法行動,新法案可能會要求美國商務部建立一套審查機制,以識別可能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境外投資交易。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聯社)
2023年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北京。(美聯社)

BTIG政策研究主任Isaac Boltansky表示,拜登政府此舉標誌著美國經濟政策的「重大轉向」。他在周日的一份研報中寫道:「這將誕生一套新的審查程式以及持續的監測,因此可能會構成一個不利因素,尤其是對科技業來說。」

他還說,雖然該計劃最初可能針對的是半導體行業,但「我們的感覺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初步的限制措施將被用來建立一套更廣泛的投資框架」。

與此同時,作為反制措施,中國採取了自己的出口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周一宣布,從8月1日起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這兩種礦物是半導體製造和其他一些先進技術產品所需的生產材料。

中國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周二接受《中國日報》的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等國家繼續用貿易限制手段對中國施壓,那麼對鎵和鍺以及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只是中國反制的開始」。

美國產業政策

葉倫在今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曾批評中國放棄了推動該國在最近幾十年來實現「驚人崛起」的「市場改革」,轉而採取了「更加由政府主導推動的政策,而這種做法已經削弱了中國的鄰國和全球其他國家」。

但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已在宣揚自身的經濟政策,按照拜登上周的說法,這相當於與美國過去40年的經濟政策做出「根本決裂」,轉而採取一種由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模式。

民主黨與共和黨合作達成的晶片法案(CHIPS)和去年的《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已在幫助美國開創一個產業政策的新時代,美國聯邦政府則成為這其中的主要合作夥伴,會對半導體和電動汽車製造等被視為對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的行業提供投資補貼。

葉倫此次訪華可能有助於更清楚地說明,拜登政府認為這種做法有哪些局限性,以及必要投資與不公平行業補貼之間的界限在哪裡。

修復中美關係

儘管美中關係緊張,但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去年兩國商品貿易創下了6,900億美元的紀錄,而且兩國經濟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葉倫無法通過一次訪問解決所有重要癥結。

22V Research的中國研究主管Michael Hirson在周一的報告中稱,像川普時代的貿易關稅這樣有爭議的問題是由國會和商務部決定的事項,所以葉倫可能不會觸及此類問題。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2023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他寫道:「葉倫此行有一個更低調但仍然非常重要的目標,即與執掌中國經濟的新團隊建立起溝通渠道。」

「這樣的對話將有助於減少發生誤判和誤解的可能性,比如在中國對俄羅斯提供經濟和技術支持等問題上面,中國一旦越過美國紅線可能會帶來重大的制裁和出口管制風險。

他還認為,美中之間的這些溝通管道可能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相當有利」,特別是在發生重大宏觀經濟衝擊的情況下。

他寫道:「如果中國經濟承受的壓力在未來幾季加劇,這些溝通管道的存在,就可以讓葉倫在必要時給(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打電話,或者是中方打給葉倫,那對於減少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將非常重要。

(本文譯自MarketWatch。MarketWatch由《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運營,但MarketWatch獨立於道瓊斯通訊社和《華爾街日報》。)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