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華志觀點:台積電不買帳,台灣的離岸風電還走得下去嗎?

2023-06-14 06:50

? 人氣

圖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工程 。(資料照,柯承惠攝)

圖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工程 。(資料照,柯承惠攝)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灣綠電不足恐怕讓企業在淨零碳排路徑無法達標,呼籲政府要檢討綠能政策。跟我在喝咖啡的離岸風電開發商高層主管尷尬的苦笑說,台積電買不到綠電為什麼不跟我們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問題當然是價錢。台積電之前跟沃旭在第二階段簽的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價格是保密的,但業界傳應該是三字頭的數字。這個開發商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風場想簽的CPPA價,一口氣跳到五字頭。我跟他說,「那不是跟第二階段的躉購價,五點五元,差不多嗎?」

「沒那麼高。打個折扣。」

「那就是五塊囉?」「還要再高一點。」

所以他們要的價錢在每度電五塊錢跟五點五之間。而CPPA是一口氣就需要簽二十年合同的東西。從三字頭到五字頭,也怪不得台積電簽不下去。可是風場的電沒有買家的話,開發商也無法簽下行政契約。這個風場是去年底公布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1」的風場。當時的風光報導,記憶猶新。六個開發商,全部出價零元競標,只為了搶到開發台灣下一輪風場的入場卷。「民眾這下可省荷包了!」當時那些開發商,個個都很有自信可以把電賣給有綠電需求的企業。有未具名的外商跟中國時報說「已有很多家科技用電大戶來接洽,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快轉到今天,昔日的「沒問題」已經變成大問題。開發商主管跟我說他們在台灣深耕已久,非常了解在地產業鍊的能耐。沒有五塊以上的CPPA價錢,是沒有辦法回本加上賺8-12%的合理利潤的。這比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之前說的「再生能源每度電低於4.8元都是合理價格」還高。

價格會像這樣狂飆的理由還真不少。相信大家都知道俄烏戰爭開打之後全球原物料價格非常的不穩定,之前的零利率環境也是一去再也不回了。在台灣政府的國產化政策,更是價格高昂的關鍵。記得沃旭之前跟台積電簽的大彰化風場,就是因為是沒有國產化才可以把價格壓到三字頭。「台積電非常的不切實際,他們覺得是我們賣貴了。但現在在台灣要蓋風場就真的需要這麼多錢!」

沃旭能源、離岸風電。(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粉專)
沃旭能源曾指出台灣離岸風電的「三角難題」。(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粉專)

跟其他顧客不同的是,台積電的信用評等夠高,對綠電的需求也夠大,絕對是開發商的顧客首選。我問那位主管難道台灣沒有其他國外銀行視為“bankable“(可融資)等級的公司。他說,也只有中華電信跟台電。而其中有龐大綠電購買壓力的,就只是台積電。台灣非台積電的電子公司的綠電購買壓力肯定一樣高,也許也會同意高一點的價格。但是離岸風電的綠電,他們現在看得到吃不到。「國外銀行不會考慮,這是在台灣很有名的大公司。他們只會看信用評等。」

眼看行政契約期限六月三十號就要到了。台積電不買賬,開發商只好想別的方法,但是會需要台灣政府的配合。

「我們努力在湊有願意付我們要的價錢的客戶,他們可能各買100MW。但是為了讓國外銀行可以接受這個顧客群的較低信用評等,我們需要提供一個應變計畫(fallback),讓融資的國外銀行比較有安全感。」

最直接的「應變計畫」其實就是請台電站出來承諾如果CPPA出了任何問題以「低一點,可是不要低太多」的價格收購這個風場發出的電。這也並不是完全不合理的。歐洲風場的應變計劃就是很直接的賣到電力市場裡。但是台灣沒有電力市場,只有台電。

只是,那之前說好的零元呢?「我們當初會標零元是因為政府把競標價格上限壓到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數字了(2.18元)。懂嗎?」

我還記得兩年前,在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遊戲規則發表的公開會議,沃旭的台灣負責人說,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會陷入「三角難題」(trilemma)。第一,國產化的沈重壓力,第二,超低的競標價格上限,第三,風場上限500MW。沃旭也為此毅然從3.1缺席。快轉到今天,時間證實這「三角難題」真的是台灣離岸風電不可承受之重。

當然,除了當初政策如意算盤打得太過頭,台灣的運氣還真不好。不管是雲林連後出包,或是台海地緣政治的惡化,這都讓國外銀行想打退堂鼓。俄烏戰爭後歐洲大肆興建風場,也讓很多開發商「想家」。這一切都是成本,而我們也不應該期待台積電跟其他的企業無上限買單!

大環境是我們沒有辦法逆轉的,但政策還是有改善的空間。「解鈴還須繫鈴人。」台灣政府需要馬上開始「拯救離岸風電大作戰」。也許這一切還不會太遲。王美花部長日前回應台積電,說未來離岸風電所發出的綠電將全數賣給企業。如果真的要這樣,離岸風電必須蓋的下去,也企業一個綠電買的下去的方法!

*作者為獨立記者,擁有自己的英文離岸風電媒體「台灣風力發電解密」 Taiwan Offshore Wind Unredacted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