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潮濕就關節痛,該怎麼排除體內濕氣?中醫、西醫建議療法+飲食一次看

2023-05-21 12:00

? 人氣

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示意圖/取自photoAC)

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示意圖/取自photoAC)

夏天的到來,天氣開始悶濕交替,而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與情緒,其中最擾人即為關節腫脹痛,可以透過泡湯與運動,透過皮膚除去濕氣,也可以吃對食物保養關鍵,但最重要的則是在日常減少重口味、喝酒、冰飲的不良習慣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夏天開始了,天氣悶濕交替,讓人感到不舒服,除了心情,身體也會因為潮濕環境而影響體內濕氣不易排出;常見體內濕氣太重的症狀有以下6種:

1、頭重、頭痛,整個人覺得昏沉、睏倦無力。

2、沒感冒卻總覺得喉嚨卡卡,咽喉有痰,想清喉嚨、咳嗽,有些許鼻涕。

3、腸胃悶脹、食慾不佳,排泄物較濕軟易沾附馬桶。

4、女性陰道分泌物量變多。

5、皮膚搔癢發疹,皮膚濕疹、手腳汗皰疹發作。

6、身體痠痛、四肢浮腫或關節腫脹疼痛。

從西醫角度看關節腫脹疼痛,通常從消炎止痛下手

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四類,西醫重視關節組織、免疫學異常等微觀變化,根據症狀給予不等程度的消炎止痛藥,或者免疫調節劑及局部注射類固醇:

(圖/食力提供)
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四類。(圖/食力提供)

關節疼痛、中醫則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待關節炎,收集關節炎罹患病史、大小便、脈象及身體其他資訊,分門別類後以「陰陽」二分法歸類後再處方用藥,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常見的3種類型:

(圖/食力提供)
不論是那一種關節炎、統稱為「痺症」,再將痺症區分成常見的3種類型。(圖/食力提供)

中醫治療濕氣有4種機轉

夏天濕氣重,中醫是如何看待濕氣?誰容易有濕氣?濕氣重會有什麼症狀?中醫治療濕氣有4個機轉:

1、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脾為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乾燥而惡潮濕,濕邪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不正常,進而水濕停聚。

2、濕性重濁: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頭昏而沉;濕邪留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礙,關節有疼痛沉重感。

3、濕性黏滯:濕邪黏膩停滯,症狀多黏滯而不爽,病多纏綿難癒,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陰位即身體下半身或腹面):濕邪為病多見身體下部的症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小便白濁、婦女白帶、腹瀉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

重口味、喝酒、冰飲都是造成身體濕氣重的原因

1、愛吃口味太重、油膩、太甜食物:很多人習慣外食,自然就會吃一些油膩、生冷食物,這對脾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而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助濕。脾胃一旦虛弱,濕氣就會來臨,養護脾胃,就先得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