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注入活力—公僕的升遷及管理要與時俱進

2023-04-28 05:30

? 人氣

公務員考試放榜。(資料照,陳明仁攝)

公務員考試放榜。(資料照,陳明仁攝)

近幾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侵擾,並伴隨高物(房)價的壓力,使得國人生活起居及消費型態,產生重大影響,大大衝擊各行各業,首當其衝的觀光、餐飲、旅宿業等產業,更是哀鴻遍野、苦不堪言;再加上,萬物齊漲的世代,讓國人日常生活壓力倍增,此時「公務員」的鐵飯碗理論,再度引起各界討論,畢竟這波疫情及通膨引發的「經濟海嘯」,公務員受到影響的壓力相對較小(每月俸給皆固定),自當讓不少人稱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公務員的薪資福利,如果依單一角度檢視並不客觀,畢竟在現行國家制度來說,公務員(事務官)也是幾經考試、受訓的艱辛過程,才能擁有出任國家文官的機會,因此獲任公務員資格的人,實力基礎應當具有一定的水平,同時也擔負為民服務的義務;然而,公務界文化卻往往被詬病成「一攤淤水,欠缺活力」,甚至時常成為各行各業共同炒作的標靶對象,弔詭的是,現行的政策卻鮮少去探討其中的箇中關鍵,為何當初經過考試選拔出的「一時之選」,經年累月卻往往成為故步自封、消極守成的「典型公務員」,筆者認為在「陞遷制度」及「任用管理」層面上,即可窺探一二。

首先以「陞遷制度」為例,以現行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訂定的「陞任評分標準表」,是將學歷、公務人員考試等級、年資(佔比最高)、歷年考績及獎懲,轉換成積分,並將前述分數加總後,積分最高者在通過機關的人事甄審委員會作形式上的「拍板定案」,簽報機關首長同意後,就此完成這份陞遷人事案。這無非是個盲點所在,難道單憑上述的指標,就能充分詮釋個人能力,挑選出能勝任主管一職的人選?對比民間而言,許多大型企業,在甄選初階或中階主管,往往會辦理面試(或座談)會議,主要是透過問答及訪談,以掌握當前人選的思維及想法,而非僅憑冷冰冰的客觀數字來評定人才。

不難想像,為何許多優秀年輕人在出任公務員後,久而久之,那股滿腔熱血、鬥志昂揚的熱忱,也都不復以往,因為擁有的創意、想法,都無法適時施展,且主管陞遷制度,決定勝負的關鍵,竟是以「年資」的佔比最高,連同面試/面談制度都省略,在甄審委員「認識數字卻不認識人」的情形下作出陞遷決定,如此排隊理論(更甭說有憑藉人脈而插隊的情形)當道,絕對難以激發行政機關的活力,更容易造成能力與職位失去平衡的窘境。

而「任用管理」層面上,可觀察到許多公務人員的職務領域,並非其所學專長,有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在他的擅長領域上,定當更能發揮自我,展現所長,但綜觀現下行政機關而言,許多基層公務員擔綱的職務,並非過去所學不打緊,甚至有些主管職(或機要職)、庶務性職務(俗稱涼缺),還被作為酬庸的公關手段,如此尸位素餐的生態,怎不打擊許多追求上進的公務員之士氣呢?

想當然爾,職場結合所學或專長,將對的人置於對的位置上,才有激盪行政機關發揮應有潛能的機會,是以,鐵飯碗的公務員,不代表沒有積極進取的人才,是因為受公務文化的壓抑;鐵飯碗的公務員,不代表沒有創意激盪的想法,是因為被官僚體制給拘束;而前線基層的公務員,不代表沒有勝任主管的資格,原因可能是「排隊序位還沒輪到他」;如此沉積已久的弊病,在在突顯國家文官體制的「陞遷制度」及「任用管理」層面上的癥結,也成為阻礙行政機關正向發展的桎梏,待來日有革新的一天,讓富有熱忱及衝勁的優秀公務員有更多的舞台,相信國家的公務體系將會更為健全。

*作者為地方公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