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空觀點:台灣2024大選的終極抉擇─芬蘭化或北漢化?

2023-02-25 06:20

? 人氣

拜登前往烏克蘭會面澤倫斯基。(圖/AP)

拜登前往烏克蘭會面澤倫斯基。(圖/AP)

2023年2月20日至22日的72個小時,發生了讓台灣乃至區域眼花撩亂、卻又條理分明的五個新聞事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 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無預警旋風式造訪烏克蘭,宣布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長期化、增量化。

•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宣布暫停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

• 2月21日,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及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團在距離華府一橋之隔的美國在台協會總部(AIT/W),與美國副國務卿Wendy Sherman及副國安顧問Jonathan Finer舉行雙邊高層對話。

• 2月21日,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引述美國媒體人Garland Nixon的推文,指出拜登總統私下曾表示美國制訂了「毀滅台灣計畫(our pla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aiwan)」,隨即遭到我國外交部的堅決否認及抨擊。

• 2月22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接見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後者強調「中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

上述五個新聞事件,折射出美、中、俄大三角關係的競合持續增溫,特別是美、中兩強各自隱約以台灣/烏克蘭、俄羅斯為代理人(proxy),相互競逐對印太地區及「世界島(World-Island, 意指亞洲、歐洲及非洲大陸共組的巨型陸塊)」的掌控權。在強國無情競逐霸權的態勢之下,烏克蘭大半土地已經化為焦土、百萬計人民流離失所;反觀台灣情勢「內弛外張」,國內朝野關注的是「蛋蛋危機」,只有唯恐台灣「以卵擊石」的耳語在社群網站上流竄而過。

台灣的地緣位置與產業結構,雖讓這個島嶼身處強權競爭的夾縫中,但並不代表台灣只能被動接受強權加諸的命運。古今中外,多有小國發揮智慧與韌性以圖存,也有小國錯估自身實力與外部形勢而招致毀滅。面對即將到來的2024大選,台灣2,350萬人民必須做出自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後的最重大抉擇:是要在強權們的推促下步入戰爭,還是憑藉實力與智慧走上追求和平的道路?

202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到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美聯社)
202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到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美聯社)

撇除希臘在西元前的波希戰爭中以寡擊眾、或夏朝「少康中興」等「以小搏大」的極端幸運案例,鑑諸歷史,歷來小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能在「委屈圖存」或「玉石俱焚」這兩個大方向中擇一,再視主、客觀情勢微調。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這兩大方向的經典案例。

委屈圖存的極致:芬蘭

首先是2010年被首度引用在兩岸關係上的「芬蘭化(Finlandization)」。考量台灣讀者對這個概念相對比較熟悉,在此就不多贅述,只提供重要的歷史節點及觀念。由於芬蘭鄰近蘇聯第二大城—列寧格勒、又控扼波羅的海出海口,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出於安全與戰略的需要,在未能與芬蘭達成協議之下,悍然在1939-1940年發動「蘇芬戰爭」(又稱冬季戰爭)。最終在芬蘭的頑強抵抗下,兩國在1940年3月締結《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11%的領土及30%的資源予蘇聯,換得自身主權、民主體制及市場經濟受到保障,並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採行「不加入北約及歐盟、不批評蘇聯」的對外國策,直至蘇聯瓦解為止。

事實上,芬蘭在奉行「委屈圖存」的國策時,並沒有放棄鞏固國防的努力;執行外交政策時,除注意不明顯與蘇聯牴觸外,仍以多樣且靈活的外交手段爭取國際空間。這樣堅韌的身段,讓芬蘭在強大的蘇聯帝國旁撐過了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將自身建設為民主繁榮的國家。

2022年6月29日,北約領導人馬德里峰會,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左)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握手寒暄(AP)
2022年6月29日,北約領導人馬德里峰會,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左)與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握手寒暄(AP)

在過去十年間,台灣內部對「芬蘭化」的辯論,儼然成了統獨兩派各取所需的自助餐。部分統派人士強調「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張台灣應儘快採取對陸綏靖政策,卻忽略了芬蘭是以可觀的犧牲與不間斷的努力,才換來低調發展的空間。若干獨派人士則只看到「芬蘭化」對台灣自主性與尊嚴的減損,卻無視於芬蘭以一介小國,充分發揮彈性與韌性,才避免被強權摧毀的災禍。簡言之,「芬蘭化」如同許多公共議題,沒有在台灣得到足以理性充分討論的空間,而是淪為統獨雙方妖魔化對方的標籤,是非常可惜的。

玉石俱焚的不幸—北漢

首先強調:筆者不是選錯字,這邊講的不是金氏政權的北韓,而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五代(梁、唐、晉、漢、周等五個「正朔」)之一: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在被「後周」取代後,其殘餘勢力在中國北方建立的「十國」之一—「北漢」(西元951年-979年)。北漢與如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的可比性有三:第一,北漢的前身是代表中國正朔的「後漢」,如同中華民國曾是在國際上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權;第二,北漢前期以「正朔」自居,數次發動「反攻」戰爭,在被後周挫敗後才轉為自我防衛為主;第三,北漢領土只及於今日的山西省、河北省、陝西省局部,主要倚靠外援「遼國」,方能與後周抗衡,這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長期倚靠美國非常類似。

北漢在立國的短短28年間,與後周及後繼的宋朝爆發多次戰爭,其後果是民生凋弊、百姓外逃,戶口數減為盛唐時的12%。此外,北漢首任皇帝劉崇為求遼國增援,上書自稱「姪皇帝」,其後的君主施政越發受到遼國控制,甚至中級以上的官吏任命均須經過遼國同意。期間,北漢臣民不是沒有想過求和,但總因為君主的猶豫、外部的干預而搖擺不定。最終,北漢被宋太宗趙光義所滅,他甚至以北漢首都晉陽(今日的太原市)自古以來對中原正朔「盛則後服,衰則先叛」為由,先遷徙富戶至開封、洛陽,再封城縱火,燒死百姓不計其數,最後決汾水、晉水灌入晉陽,徹底把這座城市摧毀。今日重讀這段歷史,對照起當今的時勢,既令人不勝唏噓,又使人不寒而慄。

交流好過交惡,對話勝過對抗

當前橫亙在台灣全民眼前的難題之一,是多數民眾在主觀上不願意面對、處理兩岸政治關係,但在客觀上既不具備對抗的本錢、又受到外部勢力若有似無的壓力而日益瀕臨衝突的邊緣。縱使如此,如同面對少子化、年金破產、能源短缺等迫在眉睫的重大議題,台灣社會一相情願地期待「維持現狀」,卻不願正視沒有所謂「現狀」可以維持,且局勢日益朝對自己不利的方向發展的現實。

但無論如何,現實終究會撲面而來,台灣有識之士必須發揮勇氣與智慧,鼓勵選民思辯、進而形成共識,再藉由2024的大選,決定國家的總路線。如果「和平」是多數台灣人的共同心願,那麼就必須集思廣益,找出達到和平的路線與方法,而不是眼睛一閉,期待和平會從天而降。留給台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讓我們負責任地做出選擇,願天祐台灣!

*作者為海外政治評論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