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能用人力就別用機器!中國政府提倡「以工代賑」,欲替農村創造就業機會

2023-02-20 11:00

? 人氣

澳新銀行(ANZ)高級策略師邢兆鵬表示,最新的管理辦法基本上相當於官方預測今年製造業將出現嚴重低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新的《管理辦法》,接受政府賑濟的人將參與他們家鄉附近的中小型基礎設施項目,如拓寬道路等,在某些情況下還要接受技能培訓。

《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表示,在山東聊城,起重機操作員和焊工每天最多可以賺到人民幣300元(約合44美元)。據《人民日報》報導,四川南充參與道路施工的一個本地人每天最多能掙人民幣200元,並學會了如何使用水泥攪拌機。

該管理辦法敦促各級官員鼓勵引導群眾「誠實勞動」,能用人工的儘量不用可節省勞動力的機械——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整個經濟的自動化,以提高中國的生產效率。

花錢僱人力去做機器或許能夠完成的工作,這個主意讓一些中國網民不滿,隨著本月該管理辦法的內容流傳開來,這些網民紛紛予以譴責。

一位用戶在中國類似Twitter的社交媒體平台微博(Weibo)上寫道,在需要牛馬和大量人力勞動時,為什麼不直接回到原始社會。另一位網友諷刺地將這一舉措比為用勺子而不是鏟子挖土。

還有一些人則質疑,在中國已建成所需的大部分基礎設施的情況下,許多計畫還有沒有必要。另一位用戶寫道,該計畫只會增加經濟浪費。

在回答公眾關於該計畫的問題時,國家發改委表示,其目的是引導更多當地群眾參與建設項目,並在不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為他們發放勞務報酬。

國家發改委沒有回應《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進一步置評請求。

一些研究人員對於該計劃的成效會如何持懷疑態度。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專門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的高級研究員羅斯高(Scott Rozelle)目前正開展一項涵蓋700多個鄉村的調查,他說,初步結果顯示,中國農村失業者相當多。

羅斯高稱,雖然在之前幾十年裡「以工代賑」曾受到當地勞動者的歡迎,但時代已經變了。他說,隨著經濟變得更加以服務為導向,農村勞動者對於十分耗費體力的工作可能沒那麼感興趣了。

其他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對該計劃的疑慮過頭了。

澳新銀行的邢兆鵬稱,從本質上講,這些類型的賑濟計劃並不以提升效率為重點,這隻是一種賑濟形式。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