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湧觀點:海洋暖化與海洋生態危機

2023-02-19 05:50

? 人氣

230208-海洋熱浪頻率不斷增加,對海洋生態構成重大威脅。(2019年3月5日法新社)
海洋熱浪頻率不斷增加,對海洋生態構成重大威脅。(2019年3月5日法新社)

隨著海洋熱浪的增加,海藻林、海草床和珊瑚礁逐漸消失,這些基礎物種對海洋生物至關重要,提供棲地和食物,但近年從加州到澳洲,乃至西班牙的海岸都受到打擊。2019年3月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協會史邁爾在《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稱,2011年襲擊澳洲的破紀錄熱浪「Ningaloo Niño」以及東北太平洋從2013~2016年持續存在的熱浪,對浮游生物到無脊椎動物、魚類、哺乳動物和海鳥等各種生物都產生不利影響,許多海洋系統受到多重打擊,海洋整體的逐漸升溫,使熱浪襲擊情況更加惡化。可以移動的海洋動物,理論上可以游到較涼爽的水域,但海洋熱浪移速往往比魚類游速更快,因此迅速地衝擊廣大海洋區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参、黑潮大蛇行日本海溫上升,海底陷沙漠化

2023年1月日本海域發生不少怪象,出現許多不該在海洋沿岸地區的海洋生物;1月9日大阪淀川大橋下,一隻長達15公尺的抹香鯨,闖進淀川出海口處,兩天後即告死亡;鳥取縣也在海岸邊發現一隻超過3公尺的巨大烏賊屍體,更有大批河豚擱淺岸上。這些本該屬於深海活動的海洋生物,竟然都出現在海洋沿岸,甚至擱淺,而且最容易攻擊人的大白鯊也被發現不少次。日本奄美海洋生物研究會會長稱2022年海溫比往年高出1~1.5℃,因此魚兒北上,鯊魚為了覓食,也跟著北上導致日本沿岸地區一次又一次看見鯊魚;這些罕見現象,主要是因為海水升溫,深海生物的覓食行為與活動區域產生變化所致,也凸顯出海洋生態危機。

230208-2023年1月9日大阪淀川大橋下,一隻抹香鯨,闖進出海口處,兩天後即告身亡。(路透社)
2023年1月9日大阪淀川大橋下,一隻抹香鯨,闖進出海口處,兩天後即告身亡。(路透社)

受全球暖化影響,從2017年8月開始,沿日本列島南岸往東北方流動的黑潮暖流出現明顯地往外海折曲,然後再繞回來之現象,稱為「黑潮大蛇行」,已持續5年,影響日本甚鉅,台灣東部外海也出現「黑潮大蛇行」狀況;每年10月到隔年4月,是日本龍蝦的產季,但許多漁民近年卻發現,漁獲量正逐年銳減。追究原因,疑似海水升溫,造成海藻死亡,海底陷入沙漠化,龍蝦的天敵之一、兇猛的「鯙鰻」反而數量大增。龍蝦的重要產地三重縣,沿岸冬季水溫上升約4~5℃,造成海藻死亡、海底陷入沙漠化,龍蝦也隨著食物減少而消失,生存能力強悍的鯙鰻,本來就喜歡生活在溫暖的海域,現在海中鯙鰻數量因而正在增加,且不斷破壞漁網。

230208-2022年10月25日,中央氣象局局長指出台灣東部外海出現黑潮大蛇行。(取自鄭明典局長臉書)
2022年10月25日,中央氣象局局長指出台灣東部外海出現黑潮大蛇行。(取自鄭明典局長臉書)

肆、澳洲大堡礁白化與美國乞沙比克灣鯨魚頻受困

2022年3月25日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位於澳洲東北沿岸全世界最壯觀的大堡礁,6年來已第4度陷入大規模白化危機,珊瑚礁因受海溫上升影響,珊瑚礁內的共生藻類死亡,導致珊瑚礁失去原本生動的色彩。澳洲大堡礁珊瑚礁群,綿延超過2,300公里,約有2,500個獨立礁石與超過900個島嶼,擁有約1,500種魚類與4,000種軟體動物棲息。儘管近兩年反聖嬰現象影響澳洲氣候,出現較冷海溫效應,但大堡礁仍然遭受暖化災害。澳洲管理當局在報告中指出,由空中調查證實,從2016以來已經發生第4度大規模白化,但若海水高溫環境條件緩和後,珊瑚礁依然仍可復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