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超高,企業去美國IPO更有利?錯!專家:忽略這些重點,會變成孤兒股

2023-01-30 13:10

? 人氣

在海外上市風光敲鐘令人稱羨,但若忽略背後眾多無形成本,恐將悔不當初(圖片來源:Nasdaq交易所官網)

在海外上市風光敲鐘令人稱羨,但若忽略背後眾多無形成本,恐將悔不當初(圖片來源:Nasdaq交易所官網)

這兩年來,大約有一百家公司曾經找我協助到海外上市,特別是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NASDAQ)。他們認為,上市後公司就會有幾十倍,甚至於上百倍的本益比。這些業者往往第一句話就問:「要如何做,才能在海外上市?」或是問:「我們公司適不適合海外上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公司找上我,是因為我曾完成60多項跨境企業上市、倂購、募資、SPAC、商務合作案,以及創投、私募股權基金、天使投資案,交易總金額超過90億美元;我也曾提供多家公司分別於台灣、美國、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上市諮詢,為各家公司選擇上市地點評估其利弊得失,對準備工作有較全面性的經驗及豐富案例。

但在沒有深入瞭解每一家公司的產業、規模、成長潛力、獲利能力、股東結構前,我很難做出建議。畢竟,每個證券交易所有不同的特色、喜好產業、本益比、上市公司規模、投資者結構、交易量、群聚效應、上市速度、資格要求、成本、股東結構。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建議該公司最適合上市的證券交易所,並要有後備方案,以因應情勢改變。

到NASDAQ上市,就一定會享有高本益比嗎?我們可以用實際案例來看看

台灣的某半導體產業C公司,十多年前在NASDAQ第一上市時,當年的淨利潤約1億美元,基本面良好;但是C公司本益比最低只有4倍,市值只有約4億美元,當時它在台灣上市的同業,平均本益比是15倍。

在此特別強調,我不反對公司到美國上市。就像選擇婚姻對象,每個人未必要選擇世俗大眾眼中的完美對象(如林青霞、金城武、林志玲),而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對象。同樣道理,每個證券交易所有其特色及優缺點,公司應該要慎重考慮其特色、偏好產業、本益比、上市公司規模、投資者結構、交易量、群聚效應、上市速度、資格要求、上市成本、再融資之便利性等眾多因素,選擇個別公司自身最適合上市的證券交易所。

適不適合到海外掛牌?產業很關鍵

每個證券市場有其偏好的產業,如美國喜歡高成長、高科技、故事好的公司,容易享有本益比乃至於本夢比,而傳統製造業本益比在當地就很低。曾經有年年賺錢、但本益比只有0.75倍的傳統製造業者找我求助,0.75倍的本益比在其他國家交易所很難想像,但此案例真實發生在美國。

20多年前,我在香港的國際投行工作時,香港證券市場很流行的一句話是「高科技賠大錢,低科技賺大錢」;在香港股市享有高本益比的是地產、金融、運輸等產業,當時科技公司如富智康等,本益比均不高。再比如2007年7月在香港上市的台達電子公司達創科技,因為本益比太低,2009年5月就通過私有化下市。

而在新加坡,本益比高的公司,背後常常是GIC、淡馬錫等政府相關機構為主要投資者。

以澳洲而言,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是礦業公司,科技公司在此地亦不太受歡迎。

台灣某沉香公司曾經想到美國上市,當時我極力勸阻,因為美國人生活環境中極少使用沉香,以一介台商要對美國投資者教育、介紹沉香的好處,勢必非常困難。因此我建議他們,還是到比較了解沉香行業的亞洲證交所上市為宜。

本益比偏低,不利公司發展

本益比低的公司,可增資金額往往比較小,因為擔心如果大幅度增資,公司所有權及管理權恐將易手。這類公司發起併購時,也較難用發行新股進行,因為股權稀釋效果(Dilution)較大,公司所有權及管理權同樣有機會易手,另一方面,被併購方也較不願意拿到本益比偏低的公司股票。再者,因為本益比偏低,該公司較容易成為被併購的對象,時常要擔心防範,對公司長遠發展不利。

海外上市,有沒有人寫報告很重要

以美國為例,在紐交所(NYSE)及NASDAQ上市的公司超過6千家,投資機構從業人員要從這麼多上市公司,挑出值得投資的股票,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往往傾向於只關注那些,有券商證券分析師寫研究報告的公司。

在6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有分析師發表研究報告者,大約只有三分之一。這數量對投資機構從業人員而言已經夠多了,他們要從這2千多家中,再挑選值得投資的股票,就已經花去大量時間精力,真的不太可能去投資毫無研究報告可參考的公司。這也是人之常情。

海外上市,不宜市值太小

至於證券分析師們又如何決定是否發表某家公司的研究報告呢?實務上,分析師會考慮幾個因素,其中市值(股價乘以已發行股數)是最重要的指標;在美國,市值低於十億美元的公司被稱為「Small Cap」,很少證券分析師會寫這類公司的研究報告。

在每股預期報酬率相近的情況下,市值較大的企業,能承受的經營風險和交易流動性,通常都優於市值較小的企業。這也是為何相較於大型企業,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較難獲機構投資人青睞。

投資者結構大不同,成交量少不受市場青睞

美國、歐洲、日本、香港等地的證券市場,主要參與者為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機構投資人,其交易量占整體交易量90%左右,散戶交易量多不到10%,所以主導市場走向的均為機構投資人。這類機構又傾向投資市值較大的公司,是以小公司成交量低,甚至可能數年間幾乎沒有交易。

以香港為例,恆生指數73檔成份股的總成交量,占香港交易所大約3千家上市公司總成交量的80%,也就是說,其餘2900家非恆生指數成份股合計,僅占總成交量20%,甚至香港每天有1千多家公司是根本沒有成交量的。沒有或僅有極少成交量,證券分析師自然不會認為這家公司值得研究、發表報告。

這與台灣證券市場生態差別頗大,台灣散戶交易量比重仍高出國外很多,小公司也有機會出現成交量。

群聚效應不容忽視

此外,如果在某證交所上市的產業只包含少數公司,將不易產生群聚效應。每位證券分析師通常只研究一、兩個行業,對產業深入專精程度要求很高;花同樣的時間精力,證券分析師寧可去研究有1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產業,畢竟這樣能寫出的研究報告總數較多,投入與產出的回報比較高。

群聚效應也適用於該國赴海外上市公司的數目。比如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美國上市家數較多、且業者規模較大,自然就有很多證券分析師願意寫研究報告;但是非半導體業的台商很少在美國上市,就不容易吸引證券分析師發表這類公司的研究報告。

當年,直得科技想成為第一家在德國上市的台灣公司,我力勸董事長打消此念頭,因為沒有群聚效應。試想,德國的證券分析師如果要來台灣拜訪、寫研究報告,除了差旅費用較高之外,這位分析師花了幾天時間,卻只能寫一篇研究報告;如果他留在德國,一天可以拜訪至少一家公司,研究報告產出效率高,而且差旅費用更節省。幸好直得科技從善如流,取消原本計畫,後來在台灣上市。

海外上市成本很高

成本也是一大問題。在海外上市要配合國際級律師、會計師、鑑價師等專業機構,費用自然不便宜,因此在美國上市的承銷費用為全球最高,通常占募資金額的5%甚至8%,如Uber當年上市,承銷商收費便高達1.1億美元。即使歐洲、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交易所承銷費較低,但仍遠遠高出在台灣上市櫃的費用。

承銷商大小及名譽事關重大

也有些台灣公司,為了海外上市時省錢,找小型的承銷商合作。但一分錢一分貨,小型承銷商除了品質可能不佳、倒閉風險較高、較難寫出高品質的研究報告、專業人員較少之外,也很難把該公司股票介紹給知名投資機構,最終導致募資金額少、上市後本益比偏低、交易量小等候果。除非上市後,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利潤成長很多,否則很難得到投資機構買進。

小心選擇承銷商及財務顧問

近期還有一些不肖業者,欺負大部分台灣公司對海外上市程序陌生,謊稱或誇大海外上市的效益,以騙取台商顧問費。

在此建議,想到海外上市的公司老闆們,事前應盡可能多方暸解這些承銷商及財務顧問的背景,並要求這些承銷商及財務顧問多提供過往成功案例,並諮詢真正有豐富海外上市經驗者,以免損失金錢、時間、公司發展機會、及聲譽。

海外上市,要勤於耕耘投資人關係

因為與台灣存在時差,上市後交易地點遠離主要營運中心台灣、還有語言隔閡及文化差異等因素,若要讓當地機構投資者關注、投資、及繼續持有自家股票,該公司必須長期用心經營投資者關係(IR; Investor Relationship),除執行長及財務長兩人應具備流利的英文溝通能力,該公司最好還要有專責團隊負責IR,及時回覆外國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提問。同時,應聘請上市當地優質的IR顧問公司,深入了解當地投資者特色及需求。

此外,公司每年最好安排1至3次海外路演(Road Show),直接面對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溝通,深入瞭解他們關心的事項及疑問。台積電多年來在投資者關係上花了很多心力及資源,才有如今豐碩的成果,除了拿過多項國際IR大獎,該公司超過70%的外資持股就是最好的證明。

小心!不要成為孤兒股

文章開始所述的C公司,在上述好幾項要件中表現不佳,連同該公司,整個產業在美國上市者總共也只有兩家,無法形成群聚效應。雖然C公司基本面很好,但很少投資人關注,成為孤兒股(Orphan Stock),本益比很低。

台灣上市亦可考慮

相較之下,在台灣上市具有成本低、流動性佳、籌資便利、語言溝通容易等優點,加上半導體、ICT、機械等科技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優勢。

總結來說,想前往海外上市的公司,請諮詢真正有豐富上市顧問經驗的專家,以免損失金錢、時間、公司發展機會、及聲譽。


作者為中華財金高階管理人協會理事長,及矽谷Seraph天使基金集團亞太區合夥人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