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什麼讓習近平變了?中共放棄動態清零的來龍去脈

2023-01-06 11:03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結束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原本可以算取得全面勝利,但當時他越來越難辯稱其動態清零政策仍在奏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了解中央決策的官員和政府顧問稱,那時有關全國範圍內新冠感染人數上升的報告流入中央。儘管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封控措施,感染病例仍出現激增。在過去三年大部分時間裡,這些嚴格的防疫措施幫助中國阻斷了疫情傳播。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實施封控讓中國付出了高昂代價,國內出口和零售銷售大大減少,地方財政捉襟見肘,部分民眾被逼到幾乎崩潰的地步。

但習近平當時並不準備改變他的立場。據這些官員和顧問稱,截至去年11月中旬,習近平還在是否解除以及如何解除動態清零政策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這項政策已與他緊密聯繫在一起。

據這些知情人士稱,去年11月底,中國幾個最大城市爆發了罕見的抗議浪潮,再加上多個政府部門發出緊急請求,最終促使習近平改變了立場。12月初,動態清零政策基本上被取消。

防疫政策急轉彎將中國推入了一種新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無論是全國各地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分支機構的官員,都沒有得到關於這一政策轉變的預警,導致他們在沒有醫療必需品儲備的情況下面臨患者激增的局面。

中國國家衛健委不再公布單日新增病例數量,自去年12月初以來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不到12例。

但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國家衛健委12月21日會議紀要,在12月1日至20日期間,全國估算累計感染人數近2.5億。知情官員證實這一消息屬實。會議紀要顯示,北京市約2,200萬常住人口中有一半已被感染。

在感染激增的情況下,習近平日益限制對防疫政策的辯論,並排擠任何公開質疑動態清零政策的人。習近平已開啟他的第三個任期,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強勢的領導人。

中國還不顧外國建議,這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情況不同,當時中國高層官員向美國專家、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專家進行了諮詢。去年5月份,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簡稱WHO)總幹事稱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續的,當時中國進行了回擊,稱他應該「能夠更多地了解事實,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在過去幾十年裡,政府決策是由少數中國領導人在經過幾輪內部討論並達成共識後作出的,而如今,習近平被稱為「萬主席」,他控制著從軍事到經濟的每一個權力槓桿。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中國政治問題的教授Mary Gallagher說,就像中國歷史上的其他人禍一樣,現在對這位核心領導人的政治忠誠意味著沒有異議、沒有集體決策,中共內部在關鍵政策轉變上缺乏辯論和討論。

醫院人滿為患

根據去年12月會議的紀要,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疫情正迅速蔓延。他在會上表示:「我要強調的是,死亡病例在所難免。」

國家衛健委不予置評。

從繁華的城市到鄉村,急診室和重症監護室都擠滿患者,有些患者無法獲得醫院床位,有些甚至無法獲得基本的退燒藥。這些患者中很多是老年人,他們疫苗接種不足,或根本沒有接種疫苗。幾個月前,中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陷入停滯。

火葬場已堆滿屍體,一些無計可施的家屬不得不懇求急救人員到家裡接收屍體,或者將屍體運到數百英里以外的地方火化。

中國國務院的發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中國政府已為其政策轉變辯護,稱這是在正確的時間採取的正確行動,並指出Omicron變異株的致死率較低。

在上周六發表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似乎承認,防疫政策急轉彎削弱了公眾對他領導力的信任。他說:「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

2020年最初幾周,武漢市及其所在的湖北省最早實施了封控,在那之後,中國一直堅持大規模檢測、居家隔離以及集中隔離的制度,以撲滅哪怕是小規模的新冠疫情。

藉助這些措施,中國得以在疫情早期迅速重啟經濟,而當時世界其他地區深陷一波又一波的新冠變異株疫情以及由此造成的死亡。

隨著封控措施延長到第三年,人們的生計受到影響,不滿情緒也被激起,儘管如此,習近平的抗疫策略支撐了他的信念,即中國的體制比西方更優越。

2022年春季,傳染性強的Omicron變異株出現在上海,習近平最初試圖給這個中國最發達、最國際化的城市以迴旋餘地,實施精準封控而非全面封鎖,希望上海能提供一個在未來幾年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模板。

但隨著病例的激增,以及其他地方抱怨上海疫情外溢,習近平命令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恢復大範圍封控。李強是習近平的親信。

關注二十大

了解相關決策的官員和顧問說,習近平當時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自己在10月於北京舉行的黨代會上取得重大政治成功。這需要壓制對他權威的任何挑戰,包括對衛生政策的挑戰。去年5月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根據官方的會議記錄,政治局表示要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中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

當時,中國多地仍相繼發生零星Omicron疫情,之後在去年秋天,疫情開始逐漸加重。中國政府沒有獲得更多疫苗和推動國內民眾的疫苗接種工作,沒有儲備抗病毒藥物和其他新冠治療藥物,也沒有對醫院及急診室進行擴建和升級,而是將更多資源用於建設臨時隔離設施、實施嚴格的封控措施和對民眾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截至去年11月底,中國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超過三分之一沒有全程接種疫苗;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每10萬人只有不到四張重症監護室(ICU)床位,而香港和新加坡的這一數字分別為7.1張和11.4張。

在中共二十大會議於去年10月22日閉幕後,中國各地的許多經濟學家和民眾預計政府將放鬆疫情管控。但即使在習近平獲得第三個任期後,防疫政策也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去年11月4日訪問北京時,習近平並沒有釋放出任何關於疫情防控措施轉變的信號,儘管當時病例已經在激增,而且商界人士也呼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放鬆中國的防疫政策。

在那之後的日子裡,習近平接收到了諸多信號,顯示他的動態清零政策正成為社會不穩定和經濟動蕩的一個根源。

在位於華中城市鄭州的全球最大iPhone組裝廠,數以千計的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員工進行了暴力抗議活動,並與警察發生衝突;這些抗議活動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反對嚴格的防疫措施。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Terry Gou)警告稱,動態清零管控措施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構成威脅。

曾是疫情期間中國主要成長引擎的出口在10月份出現了兩年半以來的首次下降,而在上海去年春季封控後的幾個月裡一直上升的零售額也轉而下滑。據熟悉中央決策的官員和顧問稱,這些數據的表現讓中國領導層感到震驚。

嘗試循序漸進的退出方式

即使在那時,習近平也沒有準備好完全放棄動態清零政策。他決定採取漸進的方式來放寬這些措施,沒有明確的退出時間表。

去年11月11日,隨著中國官方公布的日新增感染病例數幾個月來首次突破1萬,中國宣布了20條放寬防疫限制的措施,包括縮短對入境人員和被確定為感染病例密接者的隔離時間要求。

雖然這些措施引發中國股市反彈,並燃起了在更大範圍重新開放的希望,但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將這些措施描述為對新冠防控策略的「優化調整」,而不是放鬆,這扼殺了樂觀情緒。在習近平沒有發出明確信號的情況下,一些地方官員甚至收緊了防疫限制。

據接近決策層的官員和顧問說,習近平開始收到多份報告,其中顯示全國各地的住宅社區聯合起來舉行小規模抗議,反對將居民限制在家中的規定。

去年11月26日和27日,中國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爆發了抗議活動。一些抗議者直言不諱地批評習近平和中共,上述官員和顧問說,這種罕見的民憤表達,引起了習近平和他核心圈子成員的警惕。

知情人士稱,在防控疫情的努力似乎越來越徒勞,由此造成的社會和經濟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習近平決定幾乎放棄動態清零政策。

據知情的歐洲官員稱,去年12月1日在北京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舉行的閉門會議上,習近平稱抗議活動反映出以學生為主的反抗民眾的不滿情緒,他還承認疫情進入了致死率不那麼高的階段。習近平的這種表態意味著中國政府的想法發生了轉變。

去年12月7日,中國取消了動態清零政策的最後幾項主要措施。12月14日,國家衛健委停止發布單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人數,12月25日起完全停止公布單日新增感染人數。

12月26日,中國政府宣布決定解除國際旅行限制,基本上結束了中國為期三年的自我隔離狀態。

按照中共對這些事件的描述,結束動態清零政策的時機恰到好處。

根據《華爾街日報》看到的一份書面會議摘要,李強在12月25日的一次全國電話會議上稱,「時機」選擇恰當,基本條件具備。上述知情官員和顧問證實這份會議摘要屬實。李強在中共二十大後卸任了上海市委書記一職,預計他將在今年3月出任國務院總理。

根據這份會議摘要,李強敦促醫療、交通和其他經濟部門的高級官員充分認識、充分肯定習近平動態清零政策的「巨大成效」。

然而,就連一些政府高級衛生官員也對這個放開時機的選擇提出了質疑。

去年12月16日,中國流行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顧問曾光在北京的一個公共衛生論壇上說:「如果單純從公共衛生觀點來看,我們寧願把(重新開放的)時間再往後拖一下。」他同時敦促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曾光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