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先賢遺緒若敝屣 台灣精神何所繫

2015-04-21 05:40

? 人氣

改建前的隆聖宮,形制優美,如今僅餘看板一片。(作者提供)

改建前的隆聖宮,形制優美,如今僅餘看板一片。(作者提供)

今年是乙未之役兩甲子。詢諸學生,幾班廿出頭年輕人,幾乎沒人答得出一百廿年前的台灣到底發生過什麼事。乙未之役這場台灣歷史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死傷也最為慘重的一次戰爭,似乎已全然被年輕人排除在記憶體之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年,台灣因著一場相隔千里的戰役-甲午戰爭而遭大清帝國割棄,讓予日本。對於如此命運,台人毫無置喙餘地,只能勉強拼湊出一個「恭奉正朔、遙為屏藩」的台灣民主國奮力一搏。然而大總統唐景崧暨諸多官勇根本無心衛台,一戰即潰。只能靠著攘臂而起的閩客義軍、民勇奮力游擊。乙未一役,先民不分族群在台灣各地以簡陋的武器甚至竹竿來捍衛自己的家園,跟精銳的日本近衛師團搏鬥、廝殺。反抗時間達六個月,傷亡慘重。根據日本官方調查,台灣義軍犧牲人數高達一萬兩千人以上,一般民眾死傷更是難以計數。

在乙未諸多戰役中,客家族群作戰最力,犧牲也最為慘烈,甚至有不少村莊遭到無差別掃蕩。但一百多年來卻鮮少受到政府、學界重視。威權統治時期,在浩瀚中國歷史舞台中,台灣史事有如沙粟,根本不值一顧。有學者調查,在當時我國教科書中,僅一九七○年版的國小社會課本對台灣人民在乙未戰爭中抗日有所介紹,但也僅僅兩行,內容是:「光緒廿一年的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登陸。同年秋末,攻下台南。全台軍民奮勇抵抗,曾使日軍死亡五千餘名。但是台灣同胞被日軍屠殺報復,犧牲慘重。」一場關係台灣百年命運的戰役,在黨國時代歷史教材中卻遭如斯漠視,不禁讓我回想起一段新竹大隘抗日先賢遺墨遭棄的遺憾往事。

一九九一年,我離開了報社,到新竹客家庄擔任教職。每到假日,喜歡帶著孩子們到竹苗山線各地鄉間,領略不同的客家風情。二十多年前的北埔是一個很淳樸、沒有任何商業修飾的客家聚落。當時還有一位攝影家阮義忠,在北埔拍攝了一本攝影集,依稀記得攝影家將北埔稱作「紅瓦厝之海」,可以想像當時漫莊磚瓦紅焰的景象。當年在慈天宮前並沒有像今天一般滿布各式攤販,只有一家客家食堂和賣客家粄條的小餐館。在中午或者黃昏時分,帶著家人到這些小餐館用餐,然後在慈天宮前的廣場散步,是一家人悠閒、快樂的記憶。

全面改建後的隆盛宮。取自峨嵋鄉公所官網。
全面改建後的隆盛宮。(取自峨嵋鄉公所官網)

另一個值得一探的地方是在更偏遠的峨眉富興這個小聚落,當地有一座祀奉關聖帝君的地方性廟宇-隆聖宮,興建於一百廿年前。一直到一九九五年左右,廟宇大體都還維持著百年前的模樣。它的山門是用當地砂岩雕飾而成,斗拱、窗花和剪黏也都保留百年前的樣貌。後殿雖然曾稍事改建,但一百多年前廟宇的丰采仍維持得相當完整。只是在舊台三線拓寬工程中,廟宇左廂的屋頂跟山牆稍有受損,但並不嚴重。

這座廟宇隱藏在山線旁小聚落,不花點心思恐怕還不易發現。不過令人訝異的是,廟宇的大殿楹聯「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竟是當時大隘北埔地區墾首姜紹祖所題。落款時間是光緒二十年,亦即甲午戰爭發生之際。根據資料推算,當時的姜紹祖,應該年僅及冠。看著楹柱上略顯秀氣的楷體題辭,很難想像,一年後,這位年甫弱冠的客家書生,竟然有此號召力量,率領大隘先民,跟日本精銳部隊展開殊死搏鬥。姜紹祖出師前曾檄書:「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其所傳達保衛家鄉,不願淪為異族統治的決心,至為慷慨。及至孤軍兵敗,大勢難挽,殉難之際,猶還自輓:「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客家先烈,臨危不懼,從容就義,身殉家邦,至死不渝的精神,於今思之,尤為感佩。可惜這兩首絕命詩原稿皆已不存。隆聖宮大殿楹聯的題辭,可能是他興兵之前的最後遺墨,也可能國人所能親炙的僅存墨跡。

姜紹祖題詞楹柱曾遭棄置隆聖宮前,字跡漸漫,惟仍辨「信士 姜紹祖敬建」字樣。現已移入廟前老茶廠中安置。作者提供。
姜紹祖題詞楹柱曾遭棄置隆聖宮前,字跡漸漫,惟仍辨「信士 姜紹祖敬建」字樣。現已移入廟前老茶廠中安置。(作者提供)

隆聖宮的規模不大,但是建築與石木雕工精緻,堪稱客家廟宇典式。然而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卻在鄉人無法領略其重要性的情況下,大約在一九九六、九七年間,以其左廂傾圮為由,而決定全廟拆除重建。一座形制優美、意義深遠的客家先民遺構,就在鄉人未審其奧的狀況下,被拆毀重建。一些被拆卸下來的窗花、雕刻、柱頭、斗拱大都被堆置在廟前的舊茶廠中。聽聞鄕中耆老云:有些珍貴的木雕窗花都被盜走了。而姜紹祖題辭的「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楹柱則與廟中拆下石柱、磴石、基砫堆棄廟前廣場,一無掩蔽,更無安置。這般輕忽堆置,歷時數載,後經媒體反映,才移往富興舊茶廠角落擺置。先賢遺墨,先遭棄若敝屣,後遭安置茶廠一角,其粗糙對待,令人慨歎。歷史建築、文物是一個社會的集體記憶,也是維繫文化深度的重要環節。糟蹋歷史建築與文物,暴露出的不僅是群體對歷史的無知、也是對文化的輕蔑,更是對共同根源的斲喪。當一個社會對歷史遺產缺乏適當的尊重與護持,我們又如何傳遞先民的經驗與智慧,共同的苦難與辛酸,又如何形塑集體的認同與命運的鏈結。而這無疑正是目前台灣最為脆弱的一個環節。

.姜紹祖題詞楹柱。作者提供。
姜紹祖題詞楹柱。(作者提供)

台灣這座島嶼,從明鄭時代就是鄭氏反清復明的基地;在大清帝國統治階段,則是個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化外之境;清廷兵敗朝鮮、遼東,卻是台灣被無情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則是個供應米糖的殖民之地;二次戰後,台灣又變成了中華民國的台灣;及至國民黨兵敗,台灣又成了國民黨反攻復國的基地。這四百年來,台灣從來不是台灣人的台灣,而是強權操弄下的台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台灣的子民根本沒有機會省思自己的前途與命運,在強權一次又一次的蹂躪下,台灣人民一直無法建構一種頂天立地、自我主宰的思維能力與主體意識。以致於在台灣民主化二十年之後,仍然有人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個地區;仍然有人視台灣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基地;仍然有人要求台灣的學子應該要修習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的中國古文,以此彰顯台灣是中國文化圈的一部。在這種文化扈從氛圍的影響之下,我們可以斷言,台灣將永遠是周邊強權的禁臠與餘緒,台灣人永遠無法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日本統治時期,臺灣人民為了設置台灣議會事,赴東京請願。請願書上有一句話令人動容,那就是「台灣必須是台灣人的台灣」。然而經過了近百年,台灣仍然有無數的政客儘管吃的是台灣米、喝的是台灣水,卻無法以正常的眼光面對自己的土地與國家。即便像姜紹祖這樣一位抗日護台的真英雄,也在台灣民主國這一尷尬的歷史背景下,被威權統治者有意無意的淹沒了,而且一淹沒就是近百年,以致其珍貴遺墨遭大隘鄉人無識棄置。

今年是乙未之役兩甲子,希望我台灣人民,能夠重新認識諸多在此戰役中為鄉土捐軀的先賢烈士,也能夠重新思索我們要如何來保護這座島嶼上的山川文物、土地家園。進而擺脫附庸依賴的命運,奮起建構屬於台灣人、台灣國家的主體意識與價值。

*作者任教於大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