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讓自己手中的那一票,成為「非賣品」!

2022-11-21 05:50

? 人氣

作者有感於「臺北市長候選人教育政見座談會」的所見所聞,建議選民還是要看清候選人的政見。(圖/取自pixabay)

作者有感於「臺北市長候選人教育政見座談會」的所見所聞,建議選民還是要看清候選人的政見。(圖/取自pixabay)

過幾天就是六都和各縣(市)長選舉的投票日。依據規定,高級中等以下的教育(含2歲以上的幼兒教保服務。以下合稱國民教育),除隸屬中央者外,其主管權責均屬六都和各縣(市)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常生活中,每個城市無論是街景風貌、交通秩序、環境噪音、休閒空間……等,均和國民教育機構的建築景觀、上放學時間接送師生的密集人車、各種活動時的震耳喧囂,以及課餘時間的開放室內外場地等息息相關。而社區鄰里的房價,亦隨著重要學區和學生的升學率高低起伏波動。至於眾多國民教育階段的學生和家庭,更因市長的教育決策,直接受到影響。如疫情期間採行實體、遠距教學或停課等。於此,選民怎能不仔細盤點戶籍所在地候選人對國民教育的政策呢?

臺北市素為全國首善之都,如《經濟學人》和《遠見》分別在今(2022)年6月和9月,公布評比的結果,北市教育均居全國第一。但民意卻另有主張,如黃昆輝教育基金會在8月份發表的「2022年各縣市教育施政滿意度民意調查」結果,卻顯示北市教育的總滿意度為六都之末,更是唯一不及格者。何以外賓客觀專業的判斷和居民主觀體驗的意見,竟有如此懸殊的差距?

為充分表現「對候選人的無情,是偉大城市選民的象徵」,本文以「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日前(11月3日)舉辦的「臺北市長候選人教育政見座談會」為例,根據網路[1]上公布的影片,就三位候選人——黃珊珊、陳時中及蔣萬安,分別針對10個議題和即時問答時提出的政見,加以評析;進而就所引發的國民教育問題,予以探討。

20190907-國教盟邀請前清大校長李家同以「令人困惑而擾民的108課綱與入學辦法」為題演講。(盧逸峰攝)
國教盟邀請前清大校長李家同以「令人困惑而擾民的108課綱與入學辦法」為題演講。(資料照,盧逸峰攝)

所謂10個議題,是「國教盟」依上(10)月回收的3,810份有效問卷,統計所得的家長意見,即迫切希望未來市長嚴正處理的問題。依序是:校園安全、品德教育、108課綱、教師教學、技職教育、教育經費、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家長參與、友善企業等。

由於兩位男性候選人均將其對10個議題的回應資料,於會前送予「國教盟」,因此,與會者均有書面資料,網路上亦可見渠等口頭報告時同步呈現的簡報資料(PPT);而黃珊珊則僅有口頭報告。在即時作答時,黃珊珊獨當一面,其他兩位候選人則分別邀請立委范雲、林奕華及新竹市社區大學校長蔣偉民等為「智囊團」。

透過逐一登場的歷程,三位候選人分別展現了不同的取向,也因而產生個別的優勢和不足:

氣定神閒卻流於輕率的黃珊珊

黃珊珊認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台北市更美好,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圖/黃珊珊競選團隊提供)
黃珊珊認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台北市更美好,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資料照,圖/黃珊珊競選團隊提供)

黃珊珊基於擔任北市議員和副市長,長期與教師、家長及學校一起努力的經驗,選擇以溫暖親切的態度,喚起北市親師生的「共事經驗和情感」,期能更進一步以市長的新角色,和大家繼續攜手,完成具有延續性的務實市政。

因此,黃珊珊充分表達了對現有相關機制的肯定和自己對教育的諸多貢獻。然而除了在回應觀眾提問的「身為市長時三大優先政策」方面,有較為具體的說明外,其餘內容多以浮面、籠統、隨興的表達帶過。面對她未能「憂家長所憂」地正視各議題和提問背後的真實心聲,又見其對座談會的準備似較其他候選人輕慢,也未能對北市未來的教育,提出整體性和前瞻性的規劃,我們不禁懷疑她是否做好足以承擔未來市長重任的充分準備?

恣意翱翔卻以虛為實的陳時中

圖1:陳時中:網路正負面聲量比例趨勢圖。(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提供)
陳時中:網路正負面聲量比例趨勢圖。(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提供)

而陳時中於宣告身為市長對教育的基本態度後,便藉大量脫離PPT和略具草根性的口語,顯現「啟用大量體制外人員,建置大量公共設施和網路資訊平臺」的模式,開展其教育大業。這或源自其個人經驗的發想和沿襲當前中央慣用的策略。

然相關政見,卻曝露陳時中對國民教育的規劃是「以虛為實」。如所擬「教導男女生健康認識月經」,早為國小健康教育的教材。又,「通學巷」之議,顯不知北市國小校園旁的道路,自民國104年即有「特定時段禁止車輛進入」的規範。而所擬大量擴增的編制外人員、「多元創新教育園區」等公共工程,姑不論是否確有需要,卻未見其提出讓人信服的具體規劃。至於一再保證的「亮眼技職專班」,除令人質疑該設計的教育意義和價值,更讓人感受又是「大內宣」的伎倆!

中規中矩卻支票滿天的蔣萬安

20221109-最新民調顯示,台北市選民46.9%對蔣萬安有好感,29.4%對他沒感覺,19.7%對他有反感。(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最新民調顯示,台北市選民46.9%對蔣萬安有好感,29.4%對他沒感覺,19.7%對他有反感。(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至於蔣萬安,其身為人父的溫情陳述,頗能引發觀眾共鳴;所明列的「數字資料」和「豪邁」的投資經費,一時亦或能觸動觀眾的認同,而興起共築滿天教育支票的「無邊」憧憬。

所謂「數字資料」,係指三位候選人中,獨有蔣先生對各項承諾多採數字標示。如「人事費外的教育經費(人事費外經費),年增預算8%」、「特教預算提高至13%」等。其他未精確表示的政見,如教師任滿10年帶薪休假1個月、恢復敬師禮金等,亦將擴大人事費,使「人事費外經費」隨之攀升。而必須改建或更新的大量校舍,更使「人事費外經費」遽增。在在導致教育經費在北市年度預算的占比不斷上漲。因此,蔣萬安的教育政見,但見漫天「豪邁的灑糖」,而不知能否兌現?若可,北市教育恐將「臃腫無邊」,卻未必保證品質提升;若經費不足或難以為繼,其能否持續「萬安」?更令人擔憂!

綜觀三位候選人所有的政見,以下提出三項值得深思的問題:

砸錢是最為經濟和有效的政見嗎?

20221110-SMG0034-P03-台北市長參選人合成照-_05-蔣萬安(柯承惠攝)+陳時中(柯承惠攝)+黃珊珊(陳品佑攝)
台北市長參選人合成照-蔣萬安(柯承惠攝)+陳時中(柯承惠攝)+黃珊珊(陳品佑攝)

前述蔣萬安的政見,因有較具體的「數字資料」和對相關策略有較完整的說明,因而得以較清楚的檢視。但其他兩位候選人也絕不遑多讓!如在提升幼兒教育品質方面,黃珊珊「阿莎力」的說出「5歲幼兒未來會朝義務教育的方向發展,不僅免學費,連雜費都給予補助,大概一年須花費15億,本市還承擔得起」;陳時中也以年編5,000萬的規劃和逐年補助的策略,協助100所幼兒園四年內將師生比調降至1:12等。於是,兩位候選人均表示「未來本市的教育經費,將會增加」。

然上述所有討論,均不含隨意安插、研編出版、建置施作大量不必要的人力、教材、網路平臺及公共工程等的浪擲。請問這些錢要從哪裡來?非得預算不斷往上編列,然後債留子孫嗎?

無法用錢解決的難題只能束手嗎?

10個議題中,三位候選人尤以對校園安全和教師教學的回應,最為薄弱,關鍵即其在無法以砸錢的策略處理。於是,習於用錢解決的思維下,在校園安全方面,黃珊珊和陳時中僅著眼於性別平權中的「月經」,並提出「政府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在教師教學方面,黃珊珊僅在意增加教師心理諮商的免費時數,而兩位男性候選人則強調藉增補人力,減輕教師負擔;蔣萬安更設計出各種發給金錢的獎勵方式。對此,他們會真不知道自己所提政見的貧乏和空洞嗎?

如何因應大量老舊校舍的改善呢?

50年前,為了搶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9年國民教育的準備工作,採取同步興建大量校舍的措施。而今,這些建物均已逾齡使用,必須進行改善或更新工程。但在巨額的經費之外,如何在現任市長柯文哲已進行的EOD[1]規劃基礎上,確定施作學校的順序和相關工程的作業流程,確保大量公共工程施作過程中的師生安全、教學品質及市民生活,更避免因再次同步施工,造成50年後又須集中時程改建或更新的困境,絕非僅是「增加教育預算」而已!

對於以上的問題,候選人除了砸錢之外,確實不易提出周全的政見。尤其為了「換」得選民手中的那一票,絕不能提出讓人「跑票」的政見!但一旦當選,歷史的教訓就永遠是「施政效益恆久遠,後世評價永流傳」且「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我們認為,候選人在表現「討好」所有選民的同時,應慎重為自己執政的定位,仔細研擬既務實可行又具前瞻發展的政策。縱然暫時不宜對外公布,至少當選後可以列在政策白皮書中,落實推動。

而選民也應為自己和孩子未來的生活品質、為自己所居住的所在發展,在眼花撩亂的政見泡沫中,力求看清背後的門道,讓自己手中的那一票,成為「非賣品」!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