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關心一幅畫,還是地球?」歐洲氣候抗爭者對世紀名畫下手,梵谷、莫內都遭殃

2022-10-27 14:10

? 人氣

10月14日,英國「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抗議人士走進國家美術館,朝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作《向日葵》(Sunflowers)潑灑番茄湯。(AP)

10月14日,英國「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抗議人士走進國家美術館,朝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作《向日葵》(Sunflowers)潑灑番茄湯。(AP)

近來,歐洲環保抗議者在抗爭行動中採取一項新策略──對價值數億名畫「下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4日,英國「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抗議人士走進國家美術館,朝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作《向日葵》(Sunflowers)潑灑番茄湯,隨後用膠水把手黏在畫作下方的牆。23日,德國「最後一代」(Letzte Generation)抗議者向巴貝里尼博物館(Museum Barberini)收藏的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畫作《乾草堆》(Grainstacks)潑灑馬鈴薯泥,接著也同樣把手貼在牆上。

兩間美術館皆表示,由於畫作表面有一層玻璃保護,因此藝術品本身安然無恙,只有畫框輕微受損。而抗議者都因為損壞財產和非法侵入,當場遭到逮捕。他們誇張大膽的抗議方式,成功引發全世界關注。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困惑地問:「為了環保就要破壞畫作嗎?」「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

對抗議者來說,這麼做一方面能引起注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諷刺公眾。英國國家美術館抗議現場影片中,番茄湯全撒在畫作上時,可聽見有人大叫「我的天!」而「阻止石油」的人士隨即喊道:「哪一個對你來說更值錢,藝術品還是生命?」「你更關心保護一幅畫,還是保護我們的地球?」

10月23日,德國「最後一代」(Letzte Generation)抗議者向巴貝里尼博物館(Museum Barberini)收藏的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畫作《乾草堆》(Grainstacks)潑灑馬鈴薯泥。(AP)
10月23日,德國「最後一代」(Letzte Generation)抗議者向巴貝里尼博物館(Museum Barberini)收藏的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畫作《乾草堆》(Grainstacks)潑灑馬鈴薯泥。(AP)

這種抗議方式的由來?

根據《時代》(Time)介紹,本月兩起事件並不是個案。英國、德國、義大利、澳洲等多個國家的環保抗議人士也曾對著名藝術品「下手」,不過並沒有潑灑食物。

今年7月,義大利名環團「最後一代(Ultima Generazione)」抗議人士在烏菲茲(Uffizi)美術館,將手黏在有玻璃護著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的《春》(Primavera)上。6月,德國的「最後一代」抗議者也以類似的策略封鎖道路,向柏林總理府噴灑一種看起來像油的黑色物質。

「阻止石油」為抗議英國政府核准新的石油天然氣探勘項目,近幾個月發起一系列抗議活動。7月,他們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對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複製品下方噴漆、把手黏在畫框上;並跑到國家美術館,把手黏在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作品《運乾草馬車》(The Hay Wain)的畫框上。

他們也多次試圖封鎖倫敦周邊道路,並襲擊著名地標。兩周前,抗議者聚集在倫敦警察總部前,對「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標誌噴灑黃色油漆,其他人把自己黏在馬路上。本周,該組織的活動人士對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蠟像臉部砸巧克力蛋糕,喊道:「(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只要停止石油,這就是一塊蛋糕(意為輕而易舉)。」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英國化石燃料遊說組織的總部,以及多家豪車品牌的展示中心噴漆破壞。「阻止石油」聲稱,他們已經共有576名成員被捕。

抗議的目的是什麼?

這些團體稱這些示威為「非暴力公民不服從運動」,旨在引起人們對氣候危機的關注,並抗議國家政府不重視減少碳排放政策。不同國家的氣候抗議組織有各自的訴求。在德國,環團要求將高速公路限速降至每小時100公里,讓民眾享有更便宜的公共大眾交通工具,以減少車輛排放與燃料消耗。

在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短短的40多天任期,就破壞了英國的政策框架。由於烏克蘭戰爭推高化石燃料價格、能源成本飆升,特拉斯政府決定允許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進入北海的新鑽探地點,已「改善英國的能源安全」。抗議者痛批,現在進行新的化石燃料勘探項目,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英國人的能源消費額。

「生活成本危機是石油危機的一部分,」「阻止石油」組織成員普盧默(Phoebe Plummer)在梵谷畫作上潑湯後大喊,「數百萬家庭飢寒交迫,買不起燃料,連一碗熱湯都負擔不了。」

英國「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抗議人士。(AP)
英國「阻止石油」(Just Stop Oil)抗議人士。(AP)

環團組織的焦慮是有根據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5日最新發出的警告,指出全球至少有5億年輕人受到熱浪的影響,2050年將有超過20億兒童經歷「頻繁、持久、嚴重」的熱浪衝擊。

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26日公布的最新報告證明,各國政府減碳速度不夠。本世紀末,地表溫度將上升攝氏2.1至2.9度,我們難以達成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目標,即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範圍內。

關於抗議手段的爭辯

雖然封鎖道路肯定會引起通勤民眾和地方政府的注意,但最近對藝術品「下手」的活動直接吸引了全球的藝術「愛好者」。他們感到憤怒,並質疑這些行為損害了氣候抗爭的正當性,「難道撒了番茄湯就能夠救地球嗎?」政府官員也對抗爭行為不以為然。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在社交媒體帳號表示,大家應該「停止給這些尋求關注的巨嬰更多新聞焦點」。

但也有人跳出來贊成。愛爾蘭音樂家格爾多夫(Bob Geldof)表示,在梵谷畫作潑湯的活動人士做了「1000%正確」的事,「他們又沒有殺人,但氣候變化真的會害死人。」

除了涉及藝術品和碳水化合物之外,這些行動共有的意圖是,希望人們停止對氣候危機的僥倖心態,並施壓政府停止化石燃料開採。要知道,迄今沒有一幅畫受到傷害,因為它們都被玻璃保護著。

對於活動人士來說,吸引越多關注就是成功。他們採取如此高調的策略,是因為過去沒有其他辦法奏效。「我們也曾試圖坐在馬路上,封鎖運送石油的碼頭,但根本沒有新聞報導。最受媒體關注的行為,是在保護藝術品的一塊玻璃上潑灑番茄湯,」「阻止石油」的發言人卡林頓(Mel Carrington)說道。

「我承認這些行為看起來有點荒謬,」普盧默出庭隔天向英媒說道,「行動的目標不在於是否該對畫作潑湯,而在於讓氣候政策相關對話繼續下去,這樣我們就可以對決策者提出重要的問題。」

「我們正處於一場氣候災難,而你害怕的卻只有一幅畫沾上番茄湯或馬鈴薯泥?」25歲的德國年輕人赫爾曼(Mirjam Herrmann)在噴濺莫內的畫之後喊道,「什麼時候才能聽見我們的聲音,別再像往常一樣?」

美國已故石油鉅子保羅‧蓋蒂(J. Paul Getty)的孫女、現年65歲的愛琳‧蓋蒂(Aileen Getty)特別投書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表示自己支持也間接資助這些環保團體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我來自靠化石燃料發家的著名家族,但我們現在知道,化石燃料的開採和使用正在扼殺地球上的生命。我們家在40年前賣掉了那間公司,而我則誓言要盡全力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她寫道,「有些人的批評只會更清楚表明,為什麼年輕人會採取如此絕望的行為,來引起全世界關注。前幾代人已經破壞宜居氣候,現在年長者卻還想教訓他們,稱他們試圖拯救地球的方式是錯誤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