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風暴對中國經濟造成什麼威脅?《外交事務》:低成長時代來臨

2022-08-31 20:10

? 人氣

北京中央商務區一個建築工地上的工人。(美聯社)

北京中央商務區一個建築工地上的工人。(美聯社)

中國「爛尾樓」風暴讓房地產業搖搖欲墜,幾乎所有房地產公司都陷入債務危機。過去11個月,房價不斷下跌,新物件銳減45%,房地產行情幾乎凍結,已經沒有人敢在這時候買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引爆這場危機的導火線是中國的房地產預售制度。建商藉由預售尚未建成的物件來籌集大筆資金,只要蓋房到一個階段,購屋族就必須向銀行申貸,將所有的錢交給建商。這相當於房子還沒完工,建商就能從買家那裡賺取購房款。問題就出在,不少建商收到款項後,立刻又投入另一個建案,以上一個案子的款項來養下一個案子,一旦資金流出現問題,就無法順利建成、交付房屋。

面對交屋延遲,宛如冤大頭的購屋族只能以拒繳房貸來抗議。目前爛尾樓風暴帶起的屋主「停貸潮」以擴大至全國326處開發項目,《華爾街日報》估計面臨斷供風險的房貸總額約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至37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2兆元)。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塞斯特(Brad Setser)30日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出專文解析「房地產泡沫破裂將如何威脅中國經濟」,指出這終歸是一場傷害經濟成長的危機。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報告,房地產行業約占中國GDP的30%,因此不難看出房市低迷將演變成長期經濟衰退。

不過中國面臨的後果很可能不會像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那麼嚴重,因為中國國家金融體系仍可以承受巨額損失,以避免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能救市的方法很多,例如要求國有建設完成私人建商的爛尾項目,並通過國家政策性銀行提供資金貸款。而為了維持經濟成長,中國可能會選擇擴大出口,來代替房地產行業的刺激作用。

北京一處建築工地。(美聯社)
北京一處建築工地。(美聯社)

高儲蓄率帶動金融貸款,國民的錢流去表面工程

中國金融機構不僅向建商、購屋族、地方政府提供巨額貸款,還為世界各地「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融資,但由於中國人擁有極高儲蓄率(過去20年平均約佔GDP的45%),因此其金融體系不用從外國大量借款,就能應付國內外的貸款需求。

儲蓄是一種美德,中國沒有大量外債,反而更好應對當前房地產低迷。中國人的儲蓄為政府的各類優先事項提供資金,例如軍費與興建高鐵,但儲蓄過剩也已經構成當前的風險,中國過去幾十年來輕易通過大型工程來帶動迅速發展,導致全國充斥完成一半的房地產建設、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

這一切始於2008年,中國政府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房地產行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08年之前,中國內債與GDP比率保持穩定,其驚人的出口成長推動了經濟和工業發展。但在金融危機後十年內,中國內債佔GDP比例從150%左右上升到250%。總體來說,家戶、地方政府、房地產建商和國有企業的債務成長速度都快於收入成長,最終為所有人都帶來風險。

如果房地產市場不能迅速好轉,中國農村商業銀行幾乎不可避免會出現更多問題。(美聯社)
如果房地產市場不能迅速好轉,中國農村商業銀行幾乎不可避免會出現更多問題。(美聯社)

爛尾樓風暴該怎麼收尾?

中國房地產龍頭恒大估計欠下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這些債務對於中國這種儲存鉅資的經濟體來說不是問題。中國中央政府有能力保護向大型建商提供貸款的重要機構,也能幫助需拯救地方銀行的地方政府,以避免地方重要的企業倒閉。真正的問題是,一旦出手救市,那些該被市場淘汰的企業也會挽回一命。

中國中央政府並不想拯救所有債務違約,給予太多幫助,這些企業可能不會學到教訓,但於此同時,中央政府不能讓所有大型建商同時倒閉,也不能讓爛尾樓風暴繼續影響基礎建設的融資,否則中國經濟將因這些停滯的建設項目而陷入困境,憤怒的失業工人和爛尾樓買家將威脅社會和政治穩定。

推動建商進行債務重組是一定要的。除此之外,中國政府還需要尋找取代房地產行業的新經濟引擎、提振家庭消費、彌補新冠封控造成的巨大損失。中國目前的低消費反映出社會福利有限、貧富差距,北京當局若要刺激經濟,應放手由自由市場與家庭消費驅動,而非依賴國家引導的投資。

中國經濟。北京一間福斯汽車的經銷商正在對消費者解說商品。(美聯社)
中國經濟。北京一間福斯汽車的經銷商正在對消費者解說商品。(美聯社)

然而中國一直不願擺脫現有發展模式,中國政府最近聲明表明,它希望通過投資更多本地基礎設施、用國內技術取代進口來重啟經濟。等到時間一久,中國在沒有更穩定的國內消費成長基礎下,將很難穩定保持中國經濟成長。

今天,中國若想把經濟成長來源由房地產轉為出口,需要增加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官員需要接受這個事實:一旦內債和投資異常高漲的時期終結,代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時代已成為過去。

2022年7月,中國各地高溫頻傳。圖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空站工程的工人正在烈日下飲水。(美聯社)
2022年7月,中國各地高溫頻傳。圖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空站工程的工人正在烈日下飲水。(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