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共軍演,不只台灣人「老神在在」 VOA:多數在台外商也不打算撤離

2022-08-25 19:00

? 人氣

2022年8月2日,台北街頭歡迎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的巨幅廣告看板。(美聯社)

2022年8月2日,台北街頭歡迎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的巨幅廣告看板。(美聯社)

中共圍台軍演引發國際關注,但台灣民眾並不害怕。民眾這種「老神在在」的態度似乎也過渡到在台灣有海外分支機構的跨國企業。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近期的一份調查也顯示,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會員未受到中共軍演的重大影響。分析人士說,外商撤離台灣是一個很困難的決定,因為可能再也回不來了,所以多以分散風險的方法處理,現在實際因為中共威脅而搬遷的公司其實很有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民意基金會8月份的最新民調指出,二十歲以上的台灣人中,有高達七成八的人不害怕中國這次大規模的圍島軍演,其中更有四成五的人表示「一點也不害怕」;受訪者中說會害怕的人只有一成七。

台灣民眾對中共文攻武嚇的「老神在在」似乎也過渡到在台灣的跨國企業。雖然有些外國人看待軍演比台灣人緊張得多,但對於一些在台灣深根已久的企業,其思維模式也跟台灣人越趨一致,有「共軍攻台備案」的人其實很少。

營運正常

在台灣營運超二十年的美商會技師行業高級主管賴姓協理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由於他們的業務主要是服務台灣客戶,所以中共軍演並未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她還說,日前才跟企業集團總裁開過會,但從來沒有人提到跟軍演相關的營運憂慮。她認為,公司並未把軍演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為台灣人長期受到中共威脅已經習慣了,公司也跟著習慣了,公司還有更多眼前的問題足以令他們焦頭爛額,還沒有時間與餘力去思考如何面對中共威脅這一塊。

她並表示,公司雖有一些將資料庫主機備援到大台北地區以外的外縣市方案,但不是因為中共威脅的關係。她說:「那種備援比較像是為了比如說地震、火災才做的備援,我覺得出發點比較不是為了哪一天真的是被(中共)攻過來之後的備援。」

另一位在一家日商伺服器公司工作三十年的主管吳先生也對美國之音說,他們公司的營運一切正常,工程師的工作地點與伺服器的維護都沒有變化,倒是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使得台海局勢變得比較緊張,讓從日本派來台灣的總經理藉故回去日本,到八月底才會回來台灣,但員工們私下都認為他是去日本「避難」。

台灣美國商會報告

台灣美國商會近期的一份調查也指出,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會員認為沒有受到中共軍演的重大影響。

這份調查是在佩洛西訪台以及隨之中國軍演後的8月8日至8月17日進行,在126家完成訪查的企業會員中,有77%的企業指目前未受到重大影響;17%表示有受到影響。在受影響的17%企業中,有1/3企業經歷運輸、保險費用增加、商品延遲等問題;其中有近半數表示,主要影響來自海外總部對於政策變化所產生的擔憂。

被美國投資公司派駐到台灣的亞洲區研究部主管湯姆就對美國之音說,現在是他來台灣二十年來兩岸氣氛最緊張的時刻,也是二十年來第一次有美國總部的主管跟他討論是否要將研究中心從台灣搬到新加坡去,但目前只在討論階段,尚未做出搬遷決策。

持續軍演或影響營運

台灣美國商會的調查也指出,如果2022、2023年中國的軍事活動持續增加,則有46%的企業會員認為將會影響在台營運;其餘的54%認為不會受到影響或者尚未確定。整體而言,以1到5分的評比中(1為完全不擔心,5為非常擔心),受訪企業對於台灣未來24個月受到嚴重反制行動的擔心程度平均為2.8分。

分析人士說,換句話說,中共圍台軍演短期內對台灣的國際企業影響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中共圍島軍演頻次越來越高,時間越來越長,就可能讓國際企業對於在台灣的長期投資蒙上一層陰影,因為這意味著成本將會升高。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些國際企業,它擔憂的是一種長期的情況,換言之,這種擔憂就代表國際企業它的確陷入到一種觀望的情緒。」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 (孫國祥提供)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孫國祥表示,任何一個國際企業到任何一個地方投資,無不從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環保規章,以及科技技術能力等五大要素(稱作PESET 模式)作為評估標準。大致而言,台灣在上述5個要件其實自己都已做得很好,但問題是外部、特別是中國對台灣周邊進行的軍事騷擾,已不是台灣本身所能完全掌控,這也為什麼國際企業目前看起來短期沒有問題,但長期可能會存在擔憂的原因,因為這已超出投資國本身的能力所及。

他認為,另一方面,國際企業對台灣有信心的原因,可能跟他們多半都已經歷過疫情危機有關,因為新冠疫情本身就已使供應鏈斷掉了,這種經驗導致企業對於中共軍演不會產生那麼直接的衝擊,因為他們已經演練過了。

烏俄戰爭的借鏡

曾任美盛投顧業務發展董事、現亞洲家族辦公室協會台灣區會長陳遠成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對於有很多海外分支機構的跨國公司來說,以前其實不會太擔心中共的威嚇,尤其是在台灣待得越久的外商公司更是習以為常,因為他們都看到了中共越是恐嚇,執政的民進黨票數越高,代表台灣民眾根本不怕中共威脅。

「但這一次中共軍演的這個時間點,的確會讓跨國公司多少受到一些影響」他說。陳遠成表示,原因不是因為中共軍演,而是烏俄戰爭的借鏡,外商會有「明日台灣」之感;而且他們也看到,雖然國際上有援助烏克蘭,但真正的對抗還是要烏克蘭自己去獨立完成,所以他們會擔心,如果台灣發生戰爭,就會像一些在俄羅斯或烏克蘭有設廠的國際企業一樣,國際金流整個被卡住,公司的營運就受到影響。

前美盛投顧業務發展董事陳遠成。 (資料照片)
前美盛投顧業務發展董事陳遠成。(資料照片)

陳遠成說:「所以我才會覺得說這些國際企業,他們擔心的不是台灣人的前途,他擔心的是他的business(商業)會不會因為這個戰爭造成他可能金流也卡住,物流也卡住,而沒有辦法營運。所以終結來說,還是在於這個對於戰爭發生的擔憂程度,這一次的擔憂程度的確是比過去的高。」

撤離茲事體大

陳遠成表示,不同產業的因應方式不太一樣,以金融業來說,外商企業其實不會這麼輕易的離開台灣,因為金融業是特許行業,一旦要進入一個國家營運,其前置作業和執照申請都非常耗時,所以一旦撤出的話,「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陳遠成說,所以有些特許行業即使對台灣有些擔憂,但它比較不會做太大規模的撤離動作,因為影響茲事體大。但如果是製造業的話,情況可能不太一樣。

他說,比如蘋果、三星這幾年就實施「中國加一」的概念,將製造工廠往東南亞搬移,目的就是為了分散風險。同樣的,如果外商在台灣這邊有製造工廠的話,他們也會用「台灣加一」的概念去分散風險,到台灣以外的地區建立或擴大據點。

「台灣加一」分散風險

他說,簡言之,站在企業主的角度,他思考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一個完整性,如果今天台灣因為戰爭出現供應鏈延遲或斷鍊的話,應該要有什麼樣的一個替代方案。

陳遠成說:「他們會用一個分散風險、多元化的方式來因應所謂的政治風險,但是並不是完全撤離。如果說整個流程一定要經過台灣這一關的話,看是不是可以有其他替代方案,來降低政治風險所影響的整個營收。」

打造貿易走廊

彭博新聞援引高盛集團的一份報告指出,雖然目前兩岸關係緊張下,台灣最近的貿易制裁影響不大,應該不到台灣國民生產總值的0.1%,但是如果出現更廣泛的、例如貨物運輸被中斷,就可能對台灣經濟極具破壞性,乃至對全球科技供應鏈都將構成極大危害性。

孫國祥說,假設中共對台灣進行的就像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所說的,可能想學古巴飛彈危機一樣,不是對台灣進行封鎖而是隔離,對每一艘進出台灣的商船進行登檢,一但從台灣進出口貨品的海運時辰遭到耽擱,整個流程就會出現問題。

孫國祥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代表國際企業一定需要一個條安全的貿易通道,讓他們的貨物能夠持續、安全的進入到高雄港、基隆港、或台北港。因此台灣政府也需要打造一條貿易走廊,在台灣被中共隔離時仍能支撐國際企業的貨品依舊24小時、365天不斷運行,而不受中共所劃設的任何軍演範圍的干擾,才能增加國際企業在台投資的信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