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極限

2015-03-26 05:40

? 人氣

全球投資人都要問,央行的投資負債表何時達到極限?何時反轉?對市場的影響又是如何?(資料照片,美聯社)

全球投資人都要問,央行的投資負債表何時達到極限?何時反轉?對市場的影響又是如何?(資料照片,美聯社)

當全球投資人在蘋果公開最新的智能手錶Apple Watch之後紛紛開始調整對蘋果的銷售預期,與猜測未來會有多少中國消費者購買一萬美元的「土豪金」Apple Watch時,一個另類但湛深的觀點是:Apple Watch其實象徵著全球央行所面臨的巨大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APPLE WATCH的高價精品保值,與代代升級汰換之間的兩難,就如目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一樣。(取自網路)

 

 

雖然與百達斐麗等頂級瑞士鐘錶比起來,「土豪金」Apple Watch的價位只能算是入門級,在許多投資人的眼裡, Apple Watch是蘋果進軍時尚精品業的強烈信號。以蘋果的定價能力與其粉絲的忠誠度來看,蘋果其實早就已經是個高端時尚品牌。弔詭的是,近年來許多熱錢追捧高檔鐘錶的主要理由是保值傳家,但是Apple Watch是科技產品,換代升級的需求對銷售的影響可能會大過消費者嚐鮮炫富的虛榮心,而這與蘋果維持Apple Watch高價精品形象的目標衝突。亦即,換代升級其實會稀釋一代代Apple Watch的價值,但若不換代升級,前代的Apple Watch或許能成為粉絲收藏品而保值,但卻可能趕不上未來蘋果生態系的演變而不再實用。這個兩難,其實與全球中央銀行家實施貨幣政策時所面臨的挑戰異曲同工。

全球中央銀行家都將維持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所謂的穩定,其實是指透過貨幣政策工具來維持穩定的通貨膨脹與防治通貨緊縮,提升投資信心以刺激就業與消費。對貨幣學派經濟學家而言,通膨或許是一種貨幣現象,但對金融市場而言,通縮卻可能是一種科技現象。

如果以科技含量來計算,智能手機在過去這十年來價格的跌幅可說是空前,但卻不一定絕後。摩爾定律指出:每18個月半導體科技的進步會讓計算能力翻一倍,這個趨勢已經延續了半個世紀,並且尚未顯示任何放緩的跡象。科技創新不斷降低人類改善生活的邊際成本,但同時也加速摧毀無力創新的產業中的工作機會。這意味著各國央行為有可能會在科技創新走到物理極限之前,先面臨其貨幣政策工具的極限。無論聯儲會、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印鈔票救經濟的決心有多強,在科技創新的破壞性影響下都可能是無效的。這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中長期影響,非常深遠。

*FED主席耶倫多次強調QE退場必須建立在美國復甦基礎上。(資料照片,美聯社)

外匯市場的劇烈變化通常伴隨著一國央行政策的轉向(regime shift)。央行貨幣政策的轉向通常有兩個原因:(1)央行認為其政策目標已經達成;(2)央行判斷為遂行該項政策所承擔的金融風險遠遠超越其所能誘發的經濟利益。前者例如耶倫一再提出QE退場必須奠基在美國經濟復甦的堅強基礎上,後者例如瑞士央行不願再為了捍衛瑞士法郎兌歐元的固定匯率而持續買入歐元區政府公債。當投資人研判市場趨勢已逼近某國央行政策的上限或底線時,會透過期貨選擇權等金融衍生品市場來避險或投機,由於這些行為牽動的槓桿效應非常巨大,一點點風吹草動,往往造成市場心理變化而導致劇烈波動。這類研究央行政策如何在內生與外生變數的互動下出現轉折點的臨界分析(threshold analysis),曾經是在1990年代拉丁美洲出現貨幣危機時十分流行的顯學,如今又再次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