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十周年》北京重重「讓利」 台青西進求學就業創業不絕於途

2018-06-06 11:02

? 人氣

劉庭郡為港澳臺僑生協會的晚會短時間募得20萬台幣贊助。(王偉力提供)

劉庭郡為港澳臺僑生協會的晚會短時間募得20萬台幣贊助。(王偉力提供)

自2005年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登陸「破冰之旅」以後,兩岸在經貿、政治、旅遊領域的交往快速發展。但2014年3月的一場「反服貿」太陽花學運,讓中共體認到,檯面上兩岸關係密切拉近的同時,台灣年輕一代心中的恐中、懼中、反中意識,卻日益高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太陽花學運隔年,北京當局大幅修正對台政策,把兩岸交流側重方向從經貿、文化,向台灣年輕世代偏移。在2015年舉辦的第七屆海峽論壇,推出多項以青年為訴求的「惠台」政策,先以福建試點,吸引台青西進創業。而隨後幾年對台工作中,不斷加碼對台灣年輕人的「促統」力度,除了創業領域外,更提供多面向優惠條件,強力爭取台青西進求學、就業。

幾年下來,台青西進議題在媒體的關注度,以及年輕人討論熱度上都有顯著成長。從一些實際案例中,可以一窺北京對台青「促統」政策的效力。

北京重重「讓利,台青西進越來越多。(王偉力提供)
北京重重「讓利,台青西進越來越多。(王偉力提供)

她放棄國立大學外文系,目標鎖定大陸重點大學

就讀北京中國傳媒大學一年級的劉庭郡,前年高中畢業原本考上台灣某國立大學外文系,不過她決定重考,並定下目標非大陸重點大學不取。個性頗為獨立的劉庭郡覺得,在大陸唸書,不僅畢業後在當地工作有較高的收入和發展機會,而且中國大學現在與歐美國家大學的連接不比台灣差,日後想要留學,也會有更好的選擇。

去年聯考後,劉庭郡以聯考前標的成績,自己前往對岸大學面試,分別得到廣州、武漢、北京等地重點大學的錄取,最終選擇在大陸傳媒專業排名第三的北京中國傳媒大學,新開設的新媒體網路傳播科系就讀。

他班上同學都是大陸各省份高考排名佼佼者(每個省份只能考取2、3位),中傳大是中國211重點大學(21世紀100所重點大學),正是因為有「惠台」政策,她才有機會被錄取。

不過劉庭郡表示,並非如媒體所報道的,只要在台灣聯考均標,就一定能進入大陸優秀大學。像是中國傳媒大學去年開放給港澳臺的新生名額有2、30名,今年好像緊縮到只剩10名。她高中老師的小孩,聯考成績頂標,今年想要進上海交通大學,結果就未能如願。

對岸大學的學費比台灣低廉,含住宿費一年只要6000多人民幣(每學期約台幣1萬4千左右)。宿舍6人一間含衛浴,也有附冷暖氣。但在課業要求上,台生並不會受到大陸老師的差別待遇照顧,如果課業成績跟不上,老師還會直接念「你們台灣學生怎麼都教不會?」幸好劉庭郡很適應當地的學校生活,成績也在班上前段。

劉庭郡放棄台灣國立大學外文系,重考進入大陸重點大學。(王偉力提供)
劉庭郡放棄台灣國立大學外文系,重考進入大陸重點大學。(王偉力提供)

因為有交流合作關係,在大陸找歐美名校作交換生的機會比較容易。一年級還沒結束,劉庭郡就已經聯繫好瑞典頂尖的烏普薩拉大學,準備明年春天去當半年的交換學生。還有一件讓他覺得驕傲的事,還沒有出校門,自己就有「賺錢」的能力。

北京的港澳臺僑生協會,每年都會舉行聯誼晚會,去年的主題是《粵上心頭》,粵語歌曲演唱晚會。劉庭郡擔任這個活動的外聯幹事,負責募款。在不到2個禮拜的時間裡,他先給當地企業發email詢問意願,再電話聯絡,擬贊助合約、簽約,最後共募到20多萬台幣。家人跟他開玩笑,他有不怕被拒絕、受挫敗的傻勁和「台灣精神」,提前見習大陸的商業運作模式。

拚三年,台青拚上區域營運總監

杜台明則是一個台青前往大陸求職的例子,在3年的時間內,從台灣連鎖餐飲的店經理,成為在大陸管理12間分店的區域營運總監。

嚴格地說,杜已不算是台青,今年40多歲了。出社會後,一直在一家國際連鎖速食品牌工作。從基層服務生做起,花了6年時間,一步步從襄理、副理,做到管一家分店的經理。之後10年,都沒有再升上去的機會。在台灣如果跳槽,也很難找到更好的職務,2015年下半年,他決定去對岸闖闖。

杜台明先在廈門,替一位製造業轉投資餐飲的台灣老闆打工。從無到有,他負責一手籌備開設,並管理有一個中央廚房和2家店面的小型連鎖餐廳,有了難得磨煉和適應大陸市場的機會。在這個基礎上,今年初他被一位服裝業跨足餐飲業的大陸老闆挖角,北上北京負責一間中等規模餐廳的營運。

大陸老闆與台灣老闆比較,敢給但急於求成。除了薪資有加碼外,房租部分也全額補助(台灣老闆只補貼部分)。不過大陸老闆希望看到明顯成效,不時在旁邊下指導棋,三個月裡面改了三次菜單,總是想看業績可以突飛猛進,算是很不尊重專業。

一個月前,在朋友的介紹下,杜台明進入北京一家台商的餐飲連鎖品牌。在試用期裡面,推動一項中式轉西式廚房物料供應專案,能力得到老闆肯定。這幾天公司正式任用他為區域營運總監,掌管12家店面的經營管理工作。

杜台明說,其實台幹現在來大陸工作,時機點已經有點晚了。一是大陸自己的人才已經慢慢培養起來,二是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想到大陸謀職,競爭變大。薪水雖然比台灣高,但已經大不如從前了。不過大陸提供的發展機會,還是比台灣多許多。

 

杜台明跨海求職,3年從台灣店經理成為大陸連鎖餐飲品牌區域總監。(王偉力提供)
杜台明跨海求職,3年從台灣店經理成為大陸連鎖餐飲品牌區域總監。(王偉力提供)   

台灣遇到瓶子,現在的他當兩岸飛人

李又宗也是去年底來大陸尋找發展機會的台青,32歲的他專長是導演,影像、廣告製作,在台灣算是小有成就,曾經得過台灣紫錐廣告獎首獎,台南39小時影片競賽最佳劇情片等獎項。2012年,26歲時就在臺北成立牡羊座創藝影像有限公司。

為什麼要到大陸創業?「希望開一條新的產品線,台灣的劇組有能力的其實大都過去闖了」,「台灣的發展基本上都遇到天花板了,就是希望到市場大的地方闖闖看。」李又宗這麼說。他去年暑假,到大陸考察,10月決定設立公司,12月辦好了所有手續。

李又宗看過4、5個青創園區,最後把新創公司設立在廈門集美區「海蠣文創空間」,一個由大陸國企投資的青年創業園區。園區提供會計介紹、補助申請、人才公寓申請等服務。他的公司目前分配到兩間各配置雙人床的青年公寓,一間3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第一年完全免費,只須負擔水電費,第二年還可以協商條件。

最近,園區幫助他的公司,申請到一筆10萬元人民幣創業補助,這筆費用不需追蹤用途,但分三年各7萬、2萬、1萬發放。未來視情況,如公司營運項目和產品被評定為優良,還有機會爭取其他的獎勵或補助。開過公司的李又宗覺得,這些政策對創業者而言幫助很大,等於初期的辦公開銷全免,還能多出一些金費來拓展業務。

未來除了把原有的影像相關業務推動到大陸外,李又宗有計劃嘗試開發多媒體軟體產品。台灣市場小,軟體人才薪資高,很難進入軟體領域。他覺得擁有台灣多媒體經驗優勢,運用大陸的人才和市場,很有成功的機會。

李又宗廈門新創公司,希望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王偉力提供)
李又宗廈門新創公司,希望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王偉力提供)

現在,李又宗臺北、廈門兩邊跑,每個月在廈門時間超過10天。在大陸洽公大多搭地鐵、公車,為完成跨海創業夢,先要步步為營融入當地生活。半年下來雖然正式的業務還未正式展開,不過也有小確幸的開始,大陸的央廣電台每月邀請他錄製4、5節有關兩岸話題的廣播節目,有一小筆車馬費收入,而且能為公司打知名度。

30年前,台商帶著資金、技術前往對岸,利用當地低成本資源投資獲利,同時幫助大陸經濟起飛;而那時不少大陸沿海居民則為了更好的生活,冒著被抓遣返的風險,跨海偷渡台灣打工致富。

如今,台灣青年在對岸重重「讓利」的吸引下,或多或少開始動心和付諸行動,踏上西進的路途。多少年來兩岸的人和事,總是在政治和經濟的變動起落中擺蕩輪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