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壽觀點:香港內地化已然完成

2022-06-03 06:30

? 人氣

雖然香港後來放棄了大規模檢驗,並表示希望採取不同的作法,例如在4月的時候,將隔離時間縮短至7天,5月的時候取消了過去26個月以來禁止非香港居民入境的命令,但是傷害已經造成。許多長期在香港做生意的商界人士,如今皆對香港政府失去了信心,甚至認為港府治理無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年4月,特首林鄭月娥在四面楚歌的局勢中表示,以家庭因素為由放棄追求連任。她的繼任者是李家超,警務背景出身,曾領導鎮壓2019年的民主抗議活動。李家超應該有北京當局撐腰,但不太可能緩解商業界的擔憂,而且真要說起來,中共之所以選擇一名警察,而非商業老將來坐這個位子,就顯示他們把穩住香港政局看得比維繫香港經濟更重要。

隨著香港特首選舉將在5月8日舉行,歷經反送中、實施國安法、新冠肺炎等挑戰的林鄭月娥也即將卸下特首職務。(美聯社)
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見圖)卸下職務。(資料照,美聯社)

李家超在5月這場親北京的選舉中勝選,他於記者會上發表當選宣言稱,「我會堅定維護《憲法》及《基本法》確立的憲制地位,守住法治的核心價值,堅持底線思維,抵禦來自內外的威脅和破壞,保障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中心

然而,香港實際上一國兩制的終結,並不表示國際金融公司在香港毫無出路,因為仍有許多人對中國內地依舊抱持很高的期待。著名例子就是粵港澳大灣區,涵蓋了廣東省的9個城市、香港和澳門,共計8600萬人口。有些公司可能會將人員轉移到內地,但中國國內金融體系的諸多限制,比如資本管制,對這些公司來說,香港仍為他們帶來一定的競爭優勢。

但是長期來看,以香港為區域基地的跨國企業,將可能把更多人員轉調到新加坡。與香港比起來,新加坡的經商環境更穩定,更有規則可循,而且政治領導能力更強,法治建設水準也更高。雖然新加坡不太保障媒體自由,但至少分析人士可以自由談論金融和經濟問題,而在香港對中國企業或中國經濟做出任何批評,都有可能讓分析師和其雇主惹上麻煩,所以能看到的全都是取悅中國共產黨的分析,完全不值得投資客參考。

新加坡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前500大企業總部職缺最多的亞洲城市,蘋果、微軟、通用汽車或迪士尼等公司都在這個城市國家設立區域總部。

與此同時,除了中國企業以外,越來越少國際企業在香港設總部。根據香港政府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總部辦公室大約有197間,到了2021年變成252間,相較之下,2018年美國企業在香港的總部辦公室有290間,但到了2021年下降為254間。同一時間,將總部設在香港的日本企業數量也有所下降,從原本的244家,降至210家。總體來說,香港地區的企業總部數量從2018年的1530家,降到了2021年的1457家,減少了約4.7%。香港最近嚴格的防疫措施,很可能會刺激更多企業決定出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