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只有一天能與公眾見面的「活女神」:《尼泊爾史》選摘(4)

2022-06-10 05:10

? 人氣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女神」能外出和公眾見面,其他的漫長歲月都只能在廟中靜靜度過。其實,「女神」的命運不過是過去尼泊爾婦女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取自維基百科)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女神」能外出和公眾見面,其他的漫長歲月都只能在廟中靜靜度過。其實,「女神」的命運不過是過去尼泊爾婦女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取自維基百科)

因陀羅節(Indra Jatra)

20220520-因陀羅節(Indra Jatra)。(取自維基百科)
因陀羅節(Indra Jatra)於尼曆5月8日(相當於西曆9月26日左右)舉行。那時,高山王國尼泊爾正值金秋氣爽,氣候宜人之時。(取自維基百科)

這個節日是尼曆5月8日(相當於西曆9月26日左右)舉行。那時,高山王國尼泊爾正值金秋氣爽,氣候宜人之時。因陀羅是印度教的雷電之神,但是加德滿都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慶祝這個節日。這個節日共持續八天。第一天在王宮前面豎一根高柱,所有全國的專業舞蹈者都集中在此,戴上各種各樣的面具圍著王宮跳舞。如果節日期間遇上地震,則被認為是最吉祥的兆頭,節日就必須重新開始,而且必須從發生地震的那一天作為第一日計算節日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節日包括三種儀式:一是向因陀羅求雨的慶祝儀式。這種慶祝儀式一般由尼瓦爾人開始舉行,他們挑選出一些民間藝術家扮裝成各種神祇,熱烈地跳著各種宗教舞蹈,向因陀羅神祈求及時雨;二是由釋迦族(Sakya)的一個少女扮裝成女神庫馬麗(Kumari),並由兩個釋迦族的男孩扮裝成庫馬麗的守護神——象頭神加內什(Ganesha)、恐怖之神拜拉夫(Bhairava),一塊兒駕車出來巡遊全城,供人們膜拜,人們紛紛向他們膜拜並獻花束、花環和花砂粉;第三種儀式是閱兵。這天軍隊穿著嶄新的軍服在街上遊行。據說,1768年,尼泊爾的征服者廓爾喀王朝的普里特維‧納拉揚‧沙阿大君就是在這一天帶著一批人進入加德滿都,並且取出車上的坐墊後親自坐上去。當時大多數尼瓦爾人都喝醉了,因此他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便征服了加德滿都,尼瓦爾人則逃了出去。但是,近些年來,這種儀式已經被取消了。

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崇拜「活女神」的國家,就像西藏過去有崇拜「活佛」的傳統一樣。除了首都之外,在附近的巴德岡、帕坦兩城也都有女神廟,供奉著十來個稱作「庫馬麗」的「活女神」。這些「女神」是從信奉佛教的釋迦族中選出來的。據說選擇的條件有三十個之多,主要幾條是五官端正、眉目清秀、體無傷疤、膽大超人。在挑選時,四五歲的小女孩被關在滿是青面獠牙偶像的陰森房間裡,同時有人模仿鬼哭狼嚎來嚇唬她。如果哪個女孩處之不驚,泰然自若,就被選中,立時成「神」。選中的「女神」被送到女神廟中由專人伺候,直到女孩長到十來歲來了月經,才宣告退位,變成凡人。奇怪的是,原來被崇敬的「女神」,退位之後卻被人們認為是不吉祥的,因此儘管退位「女神」有貌有錢,也沒有人敢娶之為妻,「女神」們多半是孤苦伶仃過完一生。

在尼泊爾王國,女神在名義上享有極高的權利。女神的一舉一動,都被視為「吉」或「凶」的象徵。人們崇拜女神,每次遇到家庭糾葛,鄰居紛爭,都要到女神廟讓女神調停,求得女神的忠告,以便相互諒解,解決問題。在女神節時,國王要請女神在自己的額頭點吉祥痣,以得到治理國家一年的權力,否則國王就得不到人民的信任。

20220520-庫瑪麗的大廈在加德滿都。(取自維基百科)
女神平日深居廟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衣食起居,完全由專人伺候。(取自維基百科)

女神平日深居廟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衣食起居,完全由專人伺候。在女神節時才出遊,顯示一番神威。所謂女神節,也就是因陀羅節。女神節第一天,一清早老王宮廣場就擠滿了圍觀的人群,他們穿著節日盛裝等候觀看「女神」出遊。國王、王后、首相、大臣、社會名流以及各國使節,也都來參加慶祝活動。在廣場周圍的通道上,廓爾喀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衛森嚴。在女神廟前,一輛裝飾華麗的古代木輪大車等候女神的到來。大車兩旁還有兩輛小車,一輛乘坐加內什,一輛乘坐拜拉夫,他們都作為女神的男侍從陪同出遊。

下午三時許,軍樂高奏,禮炮齊鳴。「女神」—一個經過化裝,頭上戴滿金銀首飾的女童,由祭司抱到妝點一新的高輪彩車上。女神雙腳不得踩地,僧侶走過的道路也要用白紗鋪上。待女神上車後,僧侶要在車前宰殺一頭活羊,為神車送行。之後,三輛木車由人用繩索拉著徐徐而行。身穿古代服裝的廓爾喀兵方陣在彩車前開道,成千上萬人組成的化裝遊行隊伍跟隨在彩車後面吹吹打打,載歌載舞,在熱烈的氣氛中浩浩蕩蕩地向鬧市行進。市民、農民狂熱地尾隨著「女神」車,大唱讚歌,乞求「女神」帶來吉祥、好運和幸福。

女神車到老王宮前要稍作停留,因為尼泊爾國王(現改為總理)、王后、首相、大臣、各國駐尼泊爾使節已在舊王宮長廊上等候女神的到來,女神車一到,樂隊高奏,歡聲四起,國王恭恭敬敬向女神致禮,並向女神贈送一枚金幣,以感謝女神授命他治國之恩。

女神節起源於哪一代,已不清楚。據說這種儀式始於1756年賈亞‧普拉卡什‧馬拉(Jaya Prakash Malla,1750~1768年在位)在位期間。那時,有一個女孩被庫馬麗女神「附身」,聲稱自己是尼泊爾谷地的庇護者。從此人們便膜拜庫馬麗女神,並建造一座有金窗戶的華麗住宅,把那個女孩供養起來,每年因陀羅節,由她的侍從加內什和拜拉夫陪同出來巡遊全城。因此直到今天,人們還從釋迦族女孩中選出一人擔任此種角色,把她當作庫馬麗女神崇拜。還有一種說法,也是來自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尼泊爾有個國王,在同塔拉朱女神(Taleju)玩牌時產生了邪念,女神一氣之下隱身而去。晚上國王做了一個夢,夢見女神對他說:「你荒淫無道,社稷將毀之一旦,你要保存江山,就要崇拜『庫馬麗』活女神,我就是她的化身。」從此,尼泊爾開始出現選活女神之風,以及慶祝女神節的活動。

前面說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這一天「女神」能外出和公眾見面,其他的漫長歲月都只能在廟中靜靜度過。其實,「女神」的命運不過是過去尼泊爾婦女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按照尼泊爾傳統觀念,童女在結婚前都是神的化身。在家裡,男孩犯了錯誤,父母可打可罵,對女孩則不然。沒出嫁的女孩,父母也不責備一聲,因為她們是「神的化身」。可是同樣一個女人,一旦出嫁,社會地位就截然不同了。她不僅由「神」變成了凡人,而且還要做男人不做的家務和田間勞動。生兒育女自不必說,田裡的插秧、收割等農活,幾乎都是由婦女承擔。人們常可以看到尼泊爾婦女背著孩子在田間勞動,在工地幹活,在市場營業。這樣的辛勞已經可以說是十分悲苦了,若她們一旦喪夫,命運更為不幸。過去寡婦不准改嫁,只好回娘家同父母生活。有的地方,寡婦還要為死去的丈夫殉葬,和死人一道活活焚燒,其慘狀目不忍睹。

雖然女性地位悲慘,但仍有婦女節

20220520-尼泊爾也有「婦女節」。(取自維基百科)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尼泊爾也有「婦女節」。婦女們披著紅色的紗麗,成群結隊來到這裡,對著濕婆神唱讚歌,然後靜坐,不吃不喝,在飢餓中度過一天一夜。(取自維基百科)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尼泊爾也有「婦女節」。每年尼曆4月,「婦女節」一到,首都加德滿都東面的巴舒巴蒂廟便成了婦女的天下。婦女們披著紅色的紗麗,成群結隊來到這裡,對著印度教的毀滅之神—濕婆神唱讚歌,然後靜坐,不吃不喝,在飢餓中度過一天一夜。大多數婦女都是為丈夫祝福,或者是祈禱家庭和睦。

「婦女節」歷時三天。在齋戒的前一天,丈夫要為妻子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讓妻子吃飽吃好。但是到巴舒巴蒂廟來齋戒的婦女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吃飽了飯的。有些平日在家中受盡丈夫和公婆欺凌的婦女,到了這個節日,仍是飢腸轆轆,但總算可以卸掉繁重的家務勞動。也有些婦女到神廟來「絕食」,藉此來對丈夫的欺凌表示反抗。她們空腹而來,靜坐三日還不走。有時候,這種反抗還真使丈夫讓步了,三番五次來勸說妻子回家,或派孩子來送飯。但妻子還是不理不睬,直到丈夫發誓今後不再欺負她們時,這場絕食鬥爭才告罷休。

齋戒之後,婦女們還要在巴舒巴蒂廟旁的聖河—巴格馬提河(Bagmati River)中,用「聖水」沐浴。據說每人要往身上淋三百六十次水,才能洗去邪惡。「婦女節」的第三天,當夕陽西下的時候,婦女們便帶著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興高采烈地唱著歌,跳著優美的舞蹈,離開了神廟。

20220520-《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作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著有《英帝國史》、《十九世紀英國文化空間和國家認同》、《歐洲的靈魂:歐洲認同與民族國家的重新整合》等專著十餘部。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增訂二版,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