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情報部門:大部分戰鬥行動今年結束 七國集團表明力挺,喊話中國不要幫助侵略者

2022-05-15 01:00

? 人氣

2022年5月14日,七國集團(G7)外長舉行會議(AP)

2022年5月14日,七國集團(G7)外長舉行會議(AP)

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後發表聲明誓言繼續對俄施壓,並喊話中國不要幫助莫斯科。德國總理蕭爾茨周五和普京通話後透露,俄羅斯總統的決心沒有發生改變。與此同時,烏克蘭情報局長表示,大多數戰鬥行動將在今年結束。

七國集團外長舉行會議後在14日發表聲明,誓言將進一步在政經方面孤立俄羅斯,並努力緩解烏克蘭戰爭造成的全球糧食短缺。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美國和歐盟外長在位於波羅的海度假勝地魏森豪斯一座擁有400年歷史的城堡莊園舉行了會談。聯合聲明寫道:「俄羅斯的侵略戰爭造成了近年來最嚴重的食品和能源危機之一,現在威脅到全球最脆弱的群體……我們決心加快多邊協調,維護全球糧食安全,並在這方面支持我們最脆弱的伙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主持會議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這場戰爭已造成「全球危機」。她說,俄羅斯故意試圖把「糧食戰」擴大到世界各地,特別是非洲。 七國集團也敦促莫斯科的主要盟友北京「不要給俄羅斯的侵略戰爭提供幫助」,不要破壞西方制裁,也不要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進行辯護。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主持了七國集團外長會議

德國總理與普京通電話

就在本周五(5月13日),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與俄羅斯總統進行了通話。蕭爾茨表示,他沒有看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於入侵烏克蘭的決心有任何改變。他接受德國媒體t-online採訪時透露,這次通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很明顯,俄羅斯沒有實現其聲明的戰爭目標,包括阻止北約東擴:「北約未撤,實際上還加強了北約東側的兵力。若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北約將變得更加強大。」 蕭爾茨還誓言將進一步制裁俄羅斯,並支持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蕭爾茨表示,「為了普京想要擴張俄羅斯帝國的瘋狂想法,俄羅斯和整個世界現在都在付出高昂的代價。」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援引該國副外長格魯什科(Alexander Grushko)表示,如果北約在俄羅斯邊境附近部署核力量,克里姆林宮將採取充分的預防措施。芬蘭和瑞典似乎愈發可能加入北約之時,他發表了這番言論。他還補充說,莫斯科對芬蘭和瑞典沒有敵對意圖,也沒有看到它們加入北約的 「真正」理由。

本周四(5月12日)芬蘭總統和總理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闡述其支持讓芬蘭加入北約的立場。芬蘭的鄰國瑞典也有加入北約的打算,也可能在近期提出入盟申請。

俄軍撤出哈爾基夫

烏克蘭軍方表示,經過數周的激戰,俄羅斯軍隊正在撤出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基夫。烏克蘭總參謀部一名發言人說,俄羅斯努力「確保其部隊撤出哈爾基夫市」。

這個北部城市曾是俄羅斯軍隊的首要目標,但烏克蘭進行了反攻。基輔方面表示,莫斯科正在從哈爾基夫周圍撤出,將火力集中在東部頓內次克地區。總部設在美國的戰爭研究所周五晚些時候也表示,俄羅斯似乎已經決定從哈爾基夫撤軍,將攻擊的重點轉移到烏克蘭東部和西部地區。

美俄國防部長自俄羅斯入侵以來進行了首次會談,這也是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與俄羅斯的最高級別接觸。美國方面公布了這個消息。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透露,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的通話長達1個小時,這次通話是必要的,但未解決任何的「尖銳問題」。五角大廈表示,奧斯丁「敦促立即在烏克蘭停火,並強調保持溝通渠道的重要性。」

烏克蘭情報部門:大多數戰鬥行動將在今年結束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告訴天空新聞(Sky News),他預測,戰爭將在8月中旬迎來轉折點,或在今年年底結束。「大部分的實際作戰將在今年年底前結束。」他還補充說:「結果就是,我們將奪回所有失去的領土的主權,包括頓巴斯和克里米亞,」布達諾夫還聲稱,俄羅斯正在醞釀一場推翻普京總統的政變。

烏克蘭難民數量有所減少

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 星期六接受《萊茵郵報》採訪時表示,比兩個月前,每天抵達德國的烏克蘭難民數量有所減少:「目前,逃到德國的烏克蘭難民日均2000人左右,3月中旬,我們每天有約1.5萬烏克蘭難民。」她還補充指出,大約有2萬名難民,包括一些曾在德國的烏克蘭難民,正在通過波蘭邊境返回家園。她還認為,大多數難民將返回烏克蘭。德國《星期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引述內政部的統計數據,從烏克蘭逃離到德國的難民約有70萬。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