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前,台灣只能看美國老大哥臉色!何美玥、陳武雄揭密當年談判辛酸史

2022-05-11 07:50

? 人氣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屆滿20週年,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里程碑。(WTO@Wikipedia / CC BY-SA 2.0)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屆滿20週年,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里程碑。(WTO@Wikipedia / CC BY-SA 2.0)

台灣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迄今屆滿20週年,我國經濟受惠世界貿易的自由開放而快速成長,但是入會過程篳路藍縷,其中艱辛超乎外人想像。回首來時路,身為「談判國家隊」成員的前經濟部長何美玥、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等人,談起當年在第一線的攻防辛酸史,往事歷歷在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昨(10)日舉辦「我國加入WTO 20週年意義及展望」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代表共同探討台灣加入WTO以來的轉變,以及各國因應國際經貿局勢的經驗,除了回顧過去,同時展望未來。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在開場致詞時表示,加入WTO是台灣經濟轉型的關鍵里程碑,從此踏入真正開放的自由市場,對於國內產業發展帶來莫大幫助,例如我們引以為傲的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產品,在WTO的資訊科技協定(ITA)架構下可與各國公平競爭,同時也讓世界見識到台灣的韌性,吸引許多大廠陸續台來投資布局,產業供應鏈融成一體,逐漸形成全球最有效率的分工模式。

「一轉眼就過了20年,那時候我還不到50歲,現在退休後眼睛愈看愈模糊……。」擔任會議主持人的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打趣說道,當年何美玥擔任經濟部工業局第六組組長、陳武雄擔任農委會綜合企劃處處長,他們為了入會談判傾心竭力,「聽說還有談到送醫院的,實在太辛苦!」

何美玥:對照今日經濟成果,證明當年堅持是對的

時任財政部長、台灣首任駐WTO大使顏慶章表示,2004年2月5日,當時身為中經院院長的陳添枝邀他演講,題目正是「WTO與國家發展」,他特地提起這段往事,證明大家這幾年來對於相關歷程的重視,就像邱吉爾所言,「對年代愈久遠的歷史理解得愈多,就愈能掌握遙遠的未來。」

被視為民進黨政府重要財經核心幕僚的何美玥,近年已經鮮少公開露面,今日和老戰友們齊聚一堂,共同回顧加入WTO這一仗,雖然打得辛苦,卻也相當值得。

「對我來說,加入WTO其實走了30年。」何美玥表示,我國從1992年就開始申請入會的準備工作,那時候獲得美國點頭首肯,但他們要求先把老帳算一算。

1992年冬天,何美玥、陳武雄一行人遠赴華盛頓進行談判工作,正好碰上百年來最冷的冬季,「那時候華盛頓的人不上班,因為太冷了。」他們在飯店和美方代表談了三天三夜,終於把美方認為欠他們的帳算個清楚,美國人談判是「line - by - line」一行一行字句斟酌,「那段時間連飯都沒得吃,大家拿著餅乾、喝著水硬幹三天」,但也因此練就一身武功。

何美玥說,當時社會充滿恐懼,擔心門戶洞開,國內工業、農業就完了,「我們出去談,人家不接受,回來之後又不被國人諒解,夾在中間的處境很辛苦」,但他們堅信這對國家有利,對照如今市場開放、經濟成長的成果,印證當年的堅持是對的。

她以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毛額(GNI)為例,台灣在1992年首次超過1萬美元,此後花了19年的時間,2011年才達到2萬美元,外界擔心陷入我國「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歷經經濟體質的轉型,這次只用10年,2021年已經來到33,638美元。

(延伸閱讀:台灣人均GDP超過韓國、追上日本?美元強勢、資金出逃,連鎖效應浮現

何美玥是總統蔡英文相當倚重的財經幕僚。(資料照,林韶安攝)
何美玥是總統蔡英文相當倚重的財經幕僚,也是當年加入WTO「談判國家隊」成員之一。(資料照,林韶安攝)

沒有犧牲國內產業 反而拉起汽車零件業

雖然我們嘗到經濟成長的甜頭,卻也沒有因此犧牲國內產業。何美玥說,當年談判非常擔心傳統產業受創,像是紡織業,「每次去談判,都在唱哭調仔」,擔心進口會把國內廠商打垮,但從數據上看,20年來紡織業進口總額成長不到3億美元,出口還是維持相當能量,並無明顯衰退。

另一方面,耗費最大心力去談的是汽車產業,當時面對日本、韓國、歐洲廠牌來勢洶洶,擔心台灣業者難以招架市場開放的後果,因此採取逐年開放與配額措施。

如今,進口車輛雖然從5.6萬輛增加至20.1萬輛,但國產車並沒有因此減少生產,2001年是27.1萬輛,去年還有26.5萬輛。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汽車零件業建立起來了!」何美玥指出,當年政府開放市場的同時,也以配額做為交換條件,誰幫助台灣汽車零組件出口,就能換到配額,透過這個方式把零組件帶出去,出口總額從2001年的28.21億美元,成長到2021年的78.86億美元,「這是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結果」。

何美玥強調,加入WTO對台灣是利大於弊,從這經驗也能了解,只要開放的時候把配套做好,再給市場一些適應的時間,將能有效降低衝擊,這也可以當作我國未來參與FTA的參考做法。

(延伸閱讀:台灣迎接電動車兆元商機,政府要當「護國神山」的靠山

向江丙坤致敬 陳武雄:他是大家的楷模

從農委會主委「裸退」、卸甲歸田的陳武雄,這10年來專心學佛修禪,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法鼓山的禪堂,帶班推廣「減壓生活禪」,這次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下共襄盛舉,暢談WTO入會過程農業談判的點點滴滴。

陳武雄首先特別向已故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致敬,他曾擔任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國發會前身)等財經部會要職,是推動台灣加入WTO的重要功臣。

陳武雄回憶,台灣當時因為牛肉的問題,夾在美國、澳洲之間,雙方主張和要求都不一樣。江丙坤知情後,主動邀請台灣牛肉進口商餐敘,也請陳武雄到場報告,詳細說明台灣的難處,希望對方利用商業關係幫忙居中協調,設法解決談判障礙,「江部長真的是大家的楷模!」

台經40智庫高峰會,台經院董事長江丙坤-甘岱民攝
已故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曾任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等財經部會要職,也是推動台灣加入WTO的重要功臣。(資料照,甘岱民攝)

回顧當年主要談判使命,陳武雄說,來自總統府的決策命令:「儘速完成談判,早日加入WTO,各部會若有困難,自行解決」,大家只好拚了老命,日夜加班,盡心盡力完成任務,希望農產品談判減讓水準介於日、韓之間,並且力保稻米、牛乳、雞肉、豬肉、花生等敏感性較高的關鍵產品不要減讓太多。 

根據談判結果,當時農產品平均名目關稅為20.02%,加入WTO後第一年稅率降至15.2%,並且分年調降至12.9%,介於日本平均稅率10.3%與韓國平均稅率15.8%之間,「想都沒想到,結果剛好這麼巧,總算可以對農民交代!」

陳武雄也提到談判過程的特殊經驗,有一次他從日內瓦返國,特別安排在泰國停留一晚,並與泰方餐敘。他在餐宴中趁機詢問泰國農業談判代表,哪種產品對其最為關鍵?對方透露「樹薯」,因為泰國某位部長的家鄉為主要樹薯產區。

無意之間打探到的消息,讓陳武雄極為驚喜,因為開放樹薯符合台灣水土保持政策,後來我國於適當時機大幅降低樹薯關稅,換得泰國在稻米、雞肉等敏感議題的體諒,對於雙方農業談判頗有助益。

觀察這20年來的變化,陳武雄認為實踐結果比預期好很多,雖然耕地面積與農業勞動力減少,農民年齡老化,但名目農業GDP持續成長,平減後的實質GDP也未衰退,糧食自給率只有輕微下降,仍然維持在30%以上,農產品出口明顯成長,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成果,他的結論是:「儘早加入WTO的決策是正確的!

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退休多年,這次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下共襄盛舉,暢談WTO入會過程農業談判的點點滴滴。(資料照,取自嘉義市政府網站)
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退休多年,這次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下共襄盛舉,暢談WTO入會過程農業談判的點點滴滴。(資料照,取自嘉義市政府網站)

入會之前 台灣只能看美國老大哥臉色

曾經多次參與第一線談判,政治大學國貿系教授楊光華是我國加入WTO的重要推手。據她觀察,台灣官員在這過程中,涉外經驗與談判技巧大有成長,這對國家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台灣在許多國際組織沒有正式會籍,「當我們缺乏涉外經驗,面對國際問題就會遭遇重重難關。」

她回憶,一開始在日內瓦開會,其他國家的代表都只有2、3位,台灣代表團一坐就是一整排,面對其他其他國家提出400多項問題,台灣官員挑燈夜戰,寫好答案再交給顧問團,而當年的顧問團團長,就是現任總統蔡英文。

楊光華指出,過去在入會之前,台灣貿易只能看美國老大哥的臉色,在這種狀況下,碰到彼此利益衝突時就很為難。

事實上,台灣在加入WTO的過程中受到美國許多協助,但入會後第一個要告的國家,竟然就是美國。

楊光華坦言,國內對於這項「過河拆橋」的決策也很掙扎,在人情義理上確實說不過去,但最後還是決定利用WTO會籍向美提起訴訟。

原來,當時美國對於鋼鐵採取防衛措施,其中納入中鋼部分產品,台灣本來希望藉由雙邊談判,能讓美國排除中鋼產品,但怎麼談都沒有用,最後逼不得已只好以戰逼和,正式向美提告後,進入爭端解決諮商程序,美國終於讓步,後來訴訟程序也沒走完。

楊光華說,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到,如果台灣沒有WTO會籍,結果一定很慘,遇到貿易衝突將無能為力,面對美國如此,其他國家也是一樣。台灣在這20年內曾對印度、印尼和加拿大都有提起類似訴訟,「如果沒有加入WTO,光靠雙邊談判,根本難以解決貿易摩擦。」

學者:不接受全球競爭,台灣沒有前途

她也提起另一段小故事,是關於台灣和「血鑽石」的瓜葛。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台灣雖然沒有生產鑽石,但我國因為鑽石加工業務蓬勃,鑽石貿易在全球排名第六。

為了根除非洲血鑽石的非法貿易,2002年聯合國大會第55/56號決議通過《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一般簡稱為「金伯利流程」(Kimberley Process),只有參與其中的國家所開的產地證明才算數。

楊光華說明,台灣當然不可能出產血鑽石,但這是起源於聯合國的決議,我們不得其門而入,在產地證明無法獲得接受的情況下,台灣鑽石貿易受到偌大影響。

幸好,WTO有項「最惠國待遇」原則,也就是不能歧視任何會員,凡是參與聯合國「金伯利流程」的會員,如果基於人道精神、避免非洲地區的血鑽石進入市場,因此「不得不歧視」某些國家,必須先向WTO申請豁免,而且徵得會員同意,這時候身為WTO會員的台灣掌握機會,堅決反對。

當然,與此同時必須承擔龐大的輿論壓力,「前線同仁非常辛苦,在日內瓦像是過街老鼠」,但為了國家利益還是繼續堅持下去,最後在加拿大的協助下,讓台灣的產地證明也能獲得市場接受,楊光華直言「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沒有WTO會籍,這個問題一定無解。」

「有些改變不做真的不行,把市場封閉起來,不接受全球競爭,台灣是沒有前途的!」楊光華強調,這些故事提醒我們,雖然台灣在加入WTO的過程付出很多代價,但也學到很多,換來的自由貿易成果有目共睹,她堅信自由化的歷程不可逆轉,台灣現在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希望大家也能抱持這樣的精神看待,邁向更自由化的市場,提升台灣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