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華視新聞為什麼「為匪宣傳」?

2022-04-21 07:20

? 人氣

華視也啟動內部調查,嚴懲失職人員,處分層級達經理,總經理陳雅琳也將向華視董事會自請處分。正如NCC副主委翁柏宗所稱,華視屬公廣集團,應對其有更高期待施。華視自己發布的聲明也說:「華視新聞身為公廣媒體,不容許此等錯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公共媒體高度自我期許的典範

的確,華視這次犯的錯誤已違反了公廣集團自己訂的內規《節目製播之實踐準則》。這個《準則》指出:

新聞媒體在災難與緊急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是訊息的傳播者,更肩負防災與危機處理的社會功能。公共媒體為全民所共有,在災難緊急事件發生時更應強化資訊傳播及服務功能。……包括地震、海嘯、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空難、戰爭、爆炸、核能災害、示威暴動、重大疫情等危機事件,應善盡公共媒體責任,正確而迅速地報導。

新聞機構傳統上對於新聞編採規範的重視程度往往高於對技術部門規範,但是電視媒體、以及數位匯流之後的新媒體,技術部門對節目製播的影響更為重要。而畫面中呈現出的跑馬燈快訊都是傳遞給受眾訊息的一部分,不只是個不重要附加品,這快訊也需符合「善盡公共媒體責任,正確而迅速地報導」的要求。

Macneil  NehrerNewsHour(PBS)
美國公共電視長期的新聞節目《麥克尼爾/萊勒新聞時段》,獲得美國民眾信賴感。(取自PBS)

公共媒體不能輕乎社會大眾對的期待,更要珍惜民眾對公共媒體的信賴。這種信賴是社會共識與穩定的基石。就像美國公共電視之前長期的新聞節目《麥克尼爾/萊勒新聞時段》(The MacNeil/Lehrer NewsHour),雖然收視率不及商業台新聞,但在重要事件發生時,它是美國民眾會選擇的新聞節目,閱聽人信任這兩位從甘乃迺遇刺時就在新聞第一線的新聞人對重要事件的處理分析。前年過世的主持人之一萊勒(Jim Lehrer),他一生主持過12次總統大選辯論,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中立性選擇長期不投票。

這兩個新聞傳奇人物展現出公共性新聞媒體要對自己的高度期許。從編採內容到技術安排,都應有像這樣的高度。但台灣的公共媒體很難給自己這種高標準要求,畢竟它長期以來承受了太大的政治壓力。

逃不出政治桎梏,只好走上伸展台

解不開政治枷鎖,只好追求娛樂性、吸睛度,主播名模化,編輯台變伸展台,「全新時尚出擊」衝收視率。這也是台灣公共媒體的悲哀。

台灣媒體要從黨國箝制下解放出來的過程中,一些當時投身於這項努力的媒體人,以及被逐出媒體、失去對媒體掌控力的政治團體,長期以來還是把媒體當做權力鬥爭的場域,也因此華視內外鬥爭不斷,15年來換了10個總經理,甚至最近才下台的總經理莊豐嘉還得黨內黨外兩面做戰。

華視新聞52「全新時尚出擊」(翻拍自華視新聞網頁)
華視新聞52結合培養專業模特兒、藝人的伊林娛樂團隊,讓主播名模化,全新時尚出擊。(翻拍自華視新聞網頁)

此外,華視與其他公廣集團成員長年入不敷出,以華視為例已累計虧損18億,因此需要政部門編預算填補,而預算要經立法院審議,自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政治角力。即使政黨數度輪替,掌握政權者依然是想控媒體甚於想捍衛媒體的公共性。去年文化部公布《公共電視法》修訂草案,為了避免董監事與董事長難產,明訂行政院長聘任董事時,可指定一人為董事長。這雖可以避免董事長難產,但等於又讓行政權牢牢地壓在公共媒體身上。

解不開政治枷鎖,只好追求娛樂性、吸睛度,主播名模化,編輯台變伸展台,「全新時尚出擊」衝收視率。這也是台灣公共媒體的悲哀。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