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比中美關係還要糟糕!軍事、政治、科學爭議不斷,中澳關係跌至新低點

2022-03-14 14:00

? 人氣

2022年2月11日,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在澳洲墨爾本進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澳洲外長佩恩。(AP)

2022年2月11日,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在澳洲墨爾本進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澳洲外長佩恩。(AP)

亞太專家說,在過去幾個星期發生的一連串新的事件,使已經冷淡的澳洲和中國的關係再次惡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坎培拉星期四宣布,將增加軍事人員,與盟友更密切地合作,儘管中國在2021年底提出了反對。今年2月,這個傾向西方的國家譴責一艘中國船隻用激光照射澳洲軍用飛機,當月澳洲政府提高了南極探險的預算。南極是另外一個澳洲跟中國競爭的地方。

「中澳關係可能比美中關係還要糟糕,」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防衛分析師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說。「似乎中國(和)澳洲的氣氛已經達到了尖酸刻薄的程度。」

澳洲大幅擴軍30%

澳洲國防部長達頓(Peter Dutton)星期四在一份聲明中說,在2040年前,澳洲現役軍人數量將增加大約30%,達到總數大約8萬人。

為此,澳洲計劃支出279億美元。澳洲總理莫里森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日益不確定的全球環境中」,這將有助於保證澳洲的安全。他說,將「特別關注」澳洲與美國和英國的AUKUS安全夥伴關係,以及澳洲的海上和空中能力。

AUKUS 是澳洲、英國和美國去年達成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目的是共享軍事技術,包括未來幫助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艇。中國指責該協議可能是核擴散的來源。

澳洲國防部稱,2月17日,一架澳洲P-8A反潛巡邏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發出的激光照射。澳洲國防部稱,使用激光是「嚴重的安全事件」,「有可能危及生命」。

中國國防部一名代表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在遇到澳洲國防軍的飛機時,自始至終保持了安全、規範和專業的操作」。

「當然,中國軍艦用激光射向我們P-8A反潛巡邏機的事件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緊張局勢」 位於坎培拉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國防戰略與能力的高級分析師馬爾科姆·戴維斯(Malcolm Davis)說。「我認為,這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中西關係的困難時期,甚至比過去幾年更加困難。」

同樣在上個月,澳洲政府說,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將在南極洲支出5.83億美元。澳洲總理的網站說,預算將用於無人機和其他自動駕駛載具,以繪製南極洲東部無法到達的地區的地圖。

澳洲媒體將南極計劃描述為對中國勘探的一種制衡。澳洲聲稱擁有超過42%的南極大陸,並在那裡運營著三個基地。

澳洲政府希望在國內被視為遊客「可以參觀」的「原始荒野」的守護者,墨爾本理工學院商學院院長斯圖亞特∙奧爾(Stuart Orr) 說。他把中澳在南極的競爭比作國際太空競賽,在太空競賽中取得的成就能增強公眾對他們領導人的信心。

中國最擔心日益發展的澳美聯盟

自2013年以來,澳洲和中國的關係一直在惡化。

2020年4月,澳洲呼籲對新冠肺炎的起源進行調查,這尤其激怒了中國。當年11月,中國在其港口附近滯留了50多艘澳洲煤炭船,對一系列農產品進口徵收關稅,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暗示澳洲軍人正在殺害阿富汗兒童的圖片。

分析人士說,中國最擔心的是日益發展的澳美聯盟。

華盛頓和坎培拉定期與日本和印度會面,討論對南海的控制問題。儘管其他五個亞洲政府對這條水道的主權提出挑戰,但北京宣稱這條水道是中國的。

親美國的歐洲國家在過去一年中一直支持美國和澳洲。就在本星期,白宮說,美國和英國官員「決心擴大和深化他們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結盟與合作。」

中國和澳洲進入「螺旋式上升」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和澳洲已經進入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階段,其中一方的行動引發了另一方的反應。

「中國的集結,至少部分是為了回應澳洲自己的集結,所以隨著澳洲總理的這些增兵聲明,我相信中國肯定會關注這一點,所有這些正在進行的軍事準備基本上都是要對付澳,美國也是一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研究員高瑞連Collin Koh說。

高瑞連說,澳洲5月舉行的聯邦選舉可能為「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奠定新基調,並確立其在「美國統一威懾戰略」中的作用。他補充說,中國特別關注任何與軍事有關的事態發展。

莫里森領導的自由黨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上個月在新南威爾士州補選中失利。這個結果給他的執政聯盟增加了壓力,要求他們在聯邦選舉後保持優勢,並維持政府對中國的立場。

星期三,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在雪梨會見了澳洲外交部長佩恩,紀念兩國建交50週年,並尋求緩和兩國關係。

「希望雙方一道努力,總結過去、面向未來,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推動中澳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肖千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