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甩關羽、張飛反對,為何劉備執意要諸葛亮當軍師?不只是對方聰明,背後還有1關鍵原因

2022-03-14 11:19

? 人氣

為什麼劉備不甩關羽與張飛的反對,執意要諸葛亮出山當軍師,原來背後還有這些考量。(示意圖/取自IMDb)

為什麼劉備不甩關羽與張飛的反對,執意要諸葛亮出山當軍師,原來背後還有這些考量。(示意圖/取自IMDb)

由於曹操在位時從未稱帝,而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按照後世一般的史家道統,漢朝正式滅亡其實應該是落曹丕迫漢獻帝禪位的,建立魏國的公元220年。了解這種情況後,我們就不難發現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實是很特別的朝代敘事脈絡,其從東漢末期的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各種紛爭說起,中間再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經緯,最後寫到晉武帝滅吳國後,統一全國,建號太康(西元290年)為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以「中原地區帝位」的傳承為脈絡,《三國志》敘述的年代,其實不但包含了「東漢的末期」還包括了「曹魏」與 「西晉」的前期。這種作法,雖然會讓讀史人產生某種「平行分期」的「歷史觀」,卻也讓「三國志」的地理視野保存了「中原帝國」的特色。

三國始末的地圖,左圖為東漢末年的十三州,右圖為太康元年的帝國天下,可以看出西晉承接了大部分東漢的領土。(圖/方格子提供)
三國始末的地圖,左圖為東漢末年的十三州,右圖為太康元年的帝國天下,可以看出西晉承接了大部分東漢的領土。(圖/方格子提供)

陳壽所寫的《三國志》在中原史家中評獲得頗高的評價,有一部分原因也許與其巧妙的整理出從漢到晉,帝國疆域分而又合的過程有關。然而,由於晉朝的穩定度並不高,加上這段時間的文士性格與後世的儒臣性格有相當明顯的落差,所以其多半被列入中原帝國的大分裂時期討論。

另一方面,在三國時期,儒教雖然勢力開始衰弱,但隨之而起的「道家」和「兵家」思想又慢慢地與後世儒學結合,最後,三國人物才有機會重新在明朝羅貫中的筆下復活。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陳壽整理出了「三國」,而羅貫中創造出了「三國大戲」,讓戲中的主角群個個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戲劇人物。但,若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最成功的正派角色是誰?大概多數人的答案會是「諸葛亮」吧?

因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一步了解諸葛亮到底在隆中的茅廬對劉備到底說了什麼,令三國歷史起了巨大轉折?

「隆中對」之所以成為三國文學中的重要環節,除了前文中提到過諸葛亮對於曹操、孫吳陣營的評估外,更重要的是,其對當時十分失落的劉備還給予了非常明確的戰略建議: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段話頗有「兵家」精神,所以,讓我們以孫子兵法中的「五事」(道、天、地、將、法)來分析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