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男女如何看待愛情、婚姻與性愛?專家揭露一個關鍵字

2022-02-08 09:10

? 人氣

例如,李指出,她的兩個妹妹(分別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已經學會了通過TikTok談論人際關係的深度語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她說:「青少年到處談論他們對戀人和性伴侶的依戀類型,用的語言是,『我是焦慮型依戀類型。』」這標誌著一種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約會方式,優先尋找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人,而不是你覺得有吸引力或有趣的人。雖然這些優先事項肯定不是Z一代獨有,但這一代人有一系列容易獲得的資源,可以更有見識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這是老一輩人可能不知道的。

對性行為和性別角色的態度的演變也是一個因素。在Z世代中,堅持二元性別的人明顯減少,「願意探索自己的性取向」的人增加了,庫珀伯格說。在她的研究中,她注意到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約50%的Z世代認為自己是異性戀,「許多人說他們是靈活的異性戀者。」

這種對不同類型的性伴侶和關係的開放態度,讓阿爾比特想起了他的觀察:Z世代不一定在尋找他們的「唯一」,而是各種各樣的人來滿足不同的需求,無論是浪漫的、性的還是其他完全不同的需求。

阿爾比特說:「我們的父母可能會找一個有相同宗教信仰或相同政治觀點的人。這一代人想要的是誠實和激情,想要一個能讓他們早上起牀都很興奮的人……與老一輩人相比,他們願意和不同類型的人約會,給別人一個機會。」

變化的標誌

這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整體方式與老一輩人的方式截然不同。

當代家庭委員會的孔茨說,她在20世紀60年代為寫一本關於女性和家庭的書採訪人們時,問女性為什麼結婚,「她們會看起來很吃驚……然後說,『因為是時候了』」,她回憶道。「(那個時候)人們有一種感覺,認為結婚是進入成年生活的一種方式……現在情況正好相反。」

這是Z世代改變的標誌;雖然婚姻曾經是通往成年的一段必經之路,但在今天,它只是一個標誌,一個已經達到目的地的標誌。社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每一代人對於傳統家庭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觀念都變得更加靈活。究竟是Z世代用這些態度塑造了社會,還是社會正在塑造Z世代,我們很難分析。

當然,這些模式並不完全正確。在大學生中,庫珀伯格發現Z世代的種族、階級、性別和宗教信仰對他們約會和尋求關係的方式都有影響。

「白人更有可能隨意約會。有色人更容易建立關係或有更多的正式約會,「她說。那些來自較高社會經濟背景的人,比其他群體更有可能進行偶然的性接觸,並形成長期關係——後者可能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資源」來穩定生活。

雖然有很多跡象表明,Z世代像之前的千禧一代一樣推遲結婚或建立永久伴侶關係,但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似乎更多地來自實用主義。

當然,千禧一代推遲結婚是出於一些實際原因,比如害怕離婚(很多人是在父母離婚後長大的),也因為他們負擔不起。但隨著困擾千禧一代的問題(如氣候變化)變得更加尖銳,以及新問題(如大流行)的出現,Z世代繼承著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這可能需要把培養個人穩定作為Z世代的首要任務,甚至比他們稍年長的同齡人更重要。

「我們在朋友圈裏開玩笑說誰會先結婚,好像有人二十多歲就訂婚是件很有趣的事。」李慶美說。

請前往BBC WORKLIFE 閲讀英文原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