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羨慕新加坡?》書摘(2):高度競爭的教育制度

2015-02-12 02:50

? 人氣

新加坡的乾淨、效率、競爭力,一直是台灣羨慕的對象。圖為新加坡的魚尾獅。

新加坡的乾淨、效率、競爭力,一直是台灣羨慕的對象。圖為新加坡的魚尾獅。

新加坡政府以有錢聞名於世,教育一向是施政重點。
但政府的錢不是用來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
而是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進入新加坡小學當老師

今天我們所認知的雙語教育, 被視為新加坡的招牌之一; 但目前這個版本正式推行的年份, 卻遠遠遲於新加坡獨立的一九六五年。雙語教育從建國以來一直都存在, 只是形式相當混亂, 兩種語言的排列組合有很多種。全國既有以華文、馬來文或淡米爾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學校, 也有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學校。直到一九七九年, 教育部才確立了統一的雙語政策。從這一年開始, 雙語的優先次序是英語被當做第一語言, 而包含華文、馬來文或淡米爾文的母語被當作第二語言。英語又被稱為官方語言或工作語言, 從此取得至高無上的地位, 之後為新加坡的經濟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原本在華文學校教書的老師怎麼辦呢? 許多以華文教其他主科的老師, 即因為政策轉變而被迫去教華文, 這不就跟現在的我一樣了嗎? 從心理調適的角度來看, 我或許不該太難過, 畢竟老人家是半途中被「組織再造」,我只不過是上班前被通知而已。


至於被邊緣化的母語, 從字面上來看, 應該是指家裡講的話; 但教育部的定義, 卻是依種族區分-- 華人講華語, 馬來人講馬來語, 印度人講淡米爾語。隨著時間的推移, 英語的強勢肯定會讓一般家庭中的語言環境逐漸轉向以英文為主。那麼以種族來區分的母語, 既然和現實環境脫節, 無論是哪一種族, 對母語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陌生的感覺, 甚至是抵觸的情緒。這便是我們所看到的雙語現狀, 一般新加坡人講英語比較流利, 但是普遍不能完整掌握母語。從世界的範圍來看, 大部分人類能說好一種語言就很不錯了,也許擁有真正的雙語能力是一種奢求吧。


說起新加坡的語言, 最為外國人所熟知的是「 新式英語」(Singlish)。我十年的觀察,我認為「新式英語」可概分為兩類-- 「標準型新式英語」(standard Singlish)與「街頭巷尾型新式英語」(street Singlish)。所謂「 標準型」, 是指文法、用字與英式英語相同, 但是口音不同, 好比澳洲腔與南非腔英語。而「 街頭巷尾型」, 則是將英語和中國方言(福建話、潮州話、廣東話、海南話⋯⋯)、馬來語、淡米爾語混雜使用, 不只是口音跟英式英語不同, 連文法、用字也不一樣。在新加坡,一般來說,大學畢業生多半能自在地在「標準型」與「街頭巷尾型」 兩者之間切換, 視場合來決定頻道; 越正式就越傾向使用前者, 反之則用後者。如果一個新加坡人不是大學畢業生, 由於英語詞彙有限, 他通常只好單靠「 街頭巷尾型」 來走遍天下了。這便是我眼中的「 新式英語」。如果你是台灣人, 之前以為新加坡人連英文都講不好,希望這一段解釋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 英文實際上就是目前年輕一輩新加坡人的母語。

小一就開始分班


我認為新加坡和台灣教育制度最大的不同,在於「小六離校會考」。這是台灣在一九六八年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即行廢止的考試, 但在新加坡卻保留到今天。因而在台灣國中階段常見的能力分班和校內外補習現象, 在新加坡提前到小學階段便發生了。長期以來, 新加坡教育部「實施」 小四分流制度, 也就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分班。雖然教育部在二○ ○ 八年取消了「小四分流」, 但是所有家長和學生都知道, 很多小學在小一就已經偷偷分班了。以我教的華文為例,教材分為三級:深廣、核心、導入單元。你從字面即看得出來,學生是被分成三班-- A段班、B段班、C段班。其他主科例如英文、數學和科學, 同樣是依照類似方式給學生劃分「階級」。


我自己就教過幾次C段班, 可以深切體會到階級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創傷。他們從小一就開始被貼標籤, 自暴自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 被劃到C段班的學生比例約在二○ % 到三○ % 之間。有這麼高比例的學生在小學階段被機械式地放棄掉, 這是不是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不夠所導致的呢?情況恰恰相反,以二○一四年度預算為例,教育類開支高居十七種類別的第二位, 其數額僅略少於國防類開支。新加坡政府是以有錢聞名於世, 教育又一向是政府施政重點。比較可能的解釋是, 政府的錢不是用來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 反而是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但我會想問,即使國家的實力因人民彼此不斷競爭真的提升了,失敗者的自卑感又該用什麼去彌補? 是否用成功者施捨的金錢可以補償? 或許更關鍵的問題是, 在一個變化日益加速的時代, 以學校成績來決定一個人成功或失敗的制度,是否能培養出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才?


反過來看看A段班的情況。新加坡有一個特殊名詞--「小六會考狀元」。狀元有很多種, 有各校狀元, 也有全國狀元。這一類的年度焦點人物,在台灣同樣有,只不過主要產生在大學聯考這一關。


每年我都會看到記者在放榜後訪問「小六會考狀元」, 要了解他們成功的祕訣。我覺得很有趣的是, 大部分的新加坡狀元都是在強調自己很努力, 練習題做了幾十遍。而在台灣, 我印象中的狀元幾乎全是說他們很會規劃時間、讀書很有效率; 總之是既有讀到, 也有玩到。那麼家長呢? 新加坡的狀元家長常會在鏡頭前演出苦盡甘來的戲碼, 好像全家從此要鹹魚翻身。而台灣這邊卻是像意外當上星爸、星媽一樣的居多,最多是走路有風, 沒有什麼悲情的感覺。想想當紅藝人Selina 的父親「 任爸」, 你就明白我的意思。從這一對比看來, 兩地雖然同樣都是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考試的份量在人們心中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暫且不論分流的利弊, 我個人倒是因為教了C段班, 發生了一次職業災害。咦? 我本來從事土木業, 應該是工地現場比較危險吧, 怎麼職業災害會發生在學校? 話說有一天, 我進了一個小四C段班教室上課。


平常這個班的學生本來就比較難管理, 這很正常。如果有學生不聽話,我有一段時間習慣把搗蛋學生的書包拿到教室前方暫時保管, 等下課時再發還。那天不正常的是, 有一名學生在我出手的時候, 同時使出吃奶的力氣跟我搶。不知道他的書包上藏了什麼暗器, 這一拉扯突然把我左手中指的指甲給扯掉一半, 當場血濺五步。這真是「 滿清十大酷刑」,我因此去診所動了小手術, 掛了一天病號。單以這一點來看, 教室裡真的比土木現場還要危險啊。

補習班和獎學金


除了能力分班之外, 校內外補習的現象也值得一提。由於學校空間不夠, 大多數小學分為上午班和下午班。這一點類似台灣有些高中的情況, 夜間部與日間部共用一間教室。假設某學生屬於上午班, 當他成績不達標的時候, 下午就會叫他來補習。補習有不同方式, 有的是一師對多生, 老師將這些被鎖定的學生重新編成一班, 集體多做習題; 有的是一師對一生, 老師盯著學生一題一題做。校內補習完全是免費, 只是苦了沒有加班費的老師, 以及被逼來參加的學生。在校外到處有補習班,小六離校會考的四大主科--英文、數學、科學、母語--有得上。


每家補習班都貼了紅榜, 展示去年本班升學成績。新加坡家長如果不喜歡大班教學, 就會請私人家教。由於需求量很大, 家教鐘點費相當高,行情好到能吸引很多辭職的學校老師全職從事此一行業。與台灣老師不同的是, 新加坡老師工時長, 又沒有任何形式的加班費, 於是我的同事中有不少人「棄暗投明」去了。與補習班文化相配套的是參考書文化。新加坡嚴格講起來, 只有一家連鎖書局是全島皆有分店, 那就是「 大眾書局」。你以為它像台灣的金石堂書店嗎? 那你就搞錯了。大眾書局比較像是台北市重慶南路上一些專賣參考書和考試用書的書店, 店裡大部分的書櫃留給琳瑯滿目的參考書, 其他類別的書籍反而是少數。請注意, 這是新加坡規模最大、分店最多的書店。那些以銷售一般書籍為主的書店去哪兒了呢? 以我這十年看到的, 無論是外國書店, 還是本土書局, 基本上早就絕種了。怎麼會這樣? 我也覺得很奇怪。你不妨瞧瞧地鐵和巴士裡, 幾乎人人手持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總不會大家都在打遊戲和看韓劇吧? 或許新加坡人已經進化到看電子書了呢。


我們再注意看一下補習班的外牆, 會發現很多老師強調自己是「獎學金得主」。在台灣, 遠近馳名的「 赫哲文理補習班」, 不也一直強調創辦人是台大醫科的嗎? 這是一種類似的廣告手法。新加坡和台灣雖然都有獎學金制度, 但含金量大為不同。台灣的獎學金一般來說, 只是發一筆現金就算了, 最好的狀況是全額補助學生的學費。新加坡的獎學金不是這麼簡單。它是一個長期且完整的人才培育配套方案。政府每年會提供獎學金, 發放給升學考試成績優秀的初級學院(Junior College,等同於台灣的高中) 畢業生。這沒什麼特別, 特別的是獎助內容。只要學生有本事申請到國內外任何一所知名大學, 政府便替他負擔所有學雜費直到畢業。既然是任何一所, 學生完全可以「 吃到飽」。哈佛、史丹佛隨他去,反正政府買單。最誇張的是,學生畢業後政府還能保證就業,在某機關內留下主管職缺。一回來他可以直接跳過基層工作, 管起一堆年紀較大的非獎學金得主, 從此平步青雲。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新加坡內閣成員與高階公務員, 幾乎全是從這個管道坐直昇機飛上來的, 其中有好些人甚至在四十多歲便升到了部長。這樣的直昇機制度好不好呢? 實在是見仁見智。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從直昇機摔下來去當補習班老師,顯然是一件很遜的事情。我想補習班老闆應該是沒有想清楚, 才會拿獎學金得主當活廣告。老闆大人, 您就饒了他們吧。喜歡拿獎學金得主兼政商名流當活廣告的華僑中學(Hwa Chong Institution), 也沒想到他們最終會淪落至此啊。

*從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以來,台灣總是不斷問「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即使才選上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也隱然以新加坡為師。《幹嘛羨慕新加坡》這本書則是顛覆了這種看法,告訴大家有什麼是「台灣能,新加坡不能」的事情。本書由時報出版,由一位曾居住美國、台灣再到新加坡的人,告訴大家為什麼甭太羨慕新加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