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鮪魚生魚片別過量 當心汞中毒

2015-02-06 17:56

? 人氣

北太平洋的黃鰭鮪魚有毒汞含量超標。(取自推特)

北太平洋的黃鰭鮪魚有毒汞含量超標。(取自推特)

新鮮魚類製成生魚片(さしみ)端上桌確實令人食指大動,但酷愛此道的老饕們要注意了,根據1項美國研究發現,近10年來由於大氣中的有毒汞物質含量增加,導致海中有毒汞含量隨之上升,其中,棲息於北太平洋的鮪魚、鯊魚以及國王鯖魚等魚類,體內的有毒汞含量竟以每年超過3.8%的速率急速增加,專家呼籲,如不改善目前全球有毒汞物質的排放量,到2050年時,北太平洋水域中的有毒汞含量將為目前的2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8-2008年令人吃驚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 Environment)研究人員,利用1971年、1998年與2008年這3份對於北太平洋黃鰭鮪魚(yellowfin tuna)已發表的相關研究進行比對。上述3份研究中,科學家們挑選出體重介於48磅至167磅之間的黃鰭鮪魚,在檢驗過黃鰭鮪魚的魚肉組織後,幾乎全數驗出了含量不等的有毒甲基汞(methyl mercury)物質。

 

這項實驗共檢驗了229條黃鰭鮪魚,其中,1971年的檢驗數量為111條,1998年為104條,2008年因黃鰭鮪魚產量急遽減少只檢驗了14條。研究人員發現,1971年到1998年間,黃鰭鮪魚體內的有毒汞含量變化並不大,然而,2008年時,黃鰭鮪魚體內含的有毒汞物質遠遠超過了1971年或1998年的數據,同時,1998年到2008年間,在黃鰭鮪魚體內的有毒甲基汞含量每年平均增加了3.8%。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崔輔尼克(Paul Drevnick)目前任職於密西根大學,擔任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助理研究員,據他表示,這項研究成果顯示,在開放海域中所增加的汞含量來自於傳統火力發電或人類淘金所排放的汞。

 

 

有毒甲基汞導致病變

 

汞(Hg)俗稱水銀,為有毒物質,容易累積於海洋生物中,包括劍魚(swordfish)、鮪魚(tuna)、鯊魚(shark)與國王鯖魚(king mackerel)等魚類,由於人類食用量大,若將魚肉中所含有毒汞物質吃下肚,轉為累積在人體中,對健康危害極大,黃鰭鮪魚俗稱「串仔」,亦為亞洲國家眾多生魚片老饕所愛。

 

美國食品藥物署(FDA)環保署(EPA)建議,上述魚類每周最多攝取6盎司(約170克)的量,尤其是適逢生育年齡的女性、奶媽或保母、幼童等更應避免食用上述魚類,以免因食用過量造成汞中毒,引起心血管疾病甚或是腦部病變,1950年代於日本所爆發的「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即為甲基汞中毒。

 

 

 

 

崔輔尼克提醒,全球海洋的汞含量在持續增加中,這份研究也是首次證實大氣中有毒汞含量對海洋的影響,各國政府應該認真思考減少有毒汞物質的排放,否則依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到了2050年,北太平洋中的有毒汞物質含量將是現在的2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