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搭末班車離去的美國文壇奇女子,瓊・蒂蒂安

2021-12-28 06:20

? 人氣

美國女作家蒂蒂安(Joan Didion)(AP)

美國女作家蒂蒂安(Joan Didion)(AP)

每到年終,國際新聞工作者都會盤點這一年裡走下人生舞台的重要人物,從政治領袖到藝文大師,簡單記錄他們豐富的生命軌跡。而北半球歲末天寒,12月常有耆宿搭上離去的末班車。23日,這一年落幕之前8天,美國散文家、小說家、劇作家與記者瓊・蒂蒂安死於巴金森氏症的併發症,享壽87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瓊・蒂蒂安(Joan Didion)不算多產,作品總共20部左右,翻譯成中文的也只有回憶錄《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但應該有讀者看過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第一部挑大梁的作品《毒海鴛鴦》(The Panic in Needle Park),或者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主演主唱的《星夢淚痕》(A Star Is Born),或者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與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合作的《打不開的鎖》(True Confessions),或者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與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的《因為你愛過我》(Up Close & Personal。這幾部電影的劇本都出自蒂蒂安與先生鄧恩(John Gregory Dunne)的手筆。

如果這幾部電影都沒看過,讀者可以上Netflix找找一部記紀錄片《瓊・蒂蒂安:核心潰散》(Joan Didion: The Center Will Not Hold),由她的侄兒葛瑞芬・鄧恩(Griffin Dunne)執導,記錄這位美國文壇奇女子多彩多姿的一生。片中,晚年的蒂蒂安骨瘦如柴,一雙大眼常流露一種欲哭無淚的神情,但話語仍然一如她的文風:簡淨、清澈、身處混亂失序但能冷靜抽離、以犀利的理性捕捉深刻的感性、看似客觀與旁觀的描述分外刻骨銘心——尤其當她談到晚年的兩度生離死別,先是與丈夫,後來和女兒。

「遇到響尾蛇就殺掉,繼續做你的事」的西部女子

蒂蒂安纖細嬌小,自陳成年後體重從未超過70磅(32公斤),但與其形容她是「弱女子」,不如說她是「西部女子」。她出生於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儘管晚年常住紐約,但加州始終是她個人與作品的原鄉。她的祖先是中西部人,19世紀中期加入著名的「敦納車隊」(Donner Party)向西遷徙,車隊決定走一條罕為人知的捷徑,在山區遇上大風雪死亡殆盡,甚至發生同類相食的慘劇,但蒂蒂安的先人早早就與車隊分道揚鑣,走陽關大道平安抵達加州。

從蒂蒂安身上,似乎也看得到那種強韌的移民特質。對許多人而言,加州是陽光之州、黃金之州,經濟蓬勃發展,娛樂業百花齊放,而且是一座超大型的「文化實驗室」。但是對蒂蒂安及其家族,加州也是西部,也是邊疆,有其美麗也有其嚴酷。她曾寫道:「身為加州人,你咆哮一聲就能趕集牛羊,你總是神采奕奕,遇到響尾蛇就殺掉,繼續做你的事。」

不過蒂蒂安其實很怕蛇,雖然她寫作時常用蛇的意象。

美國女作家蒂蒂安(Joan Didion)(AP)
美國女作家蒂蒂安(Joan Didion)(AP)

文學初戀:海明威

在母親影響之下,蒂蒂安從5歲開始寫東西,後來形容自己是個「害羞、很書卷氣的孩子」。她的文學初戀是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年少時經常用打字機一段一段地打出海明威的作品,仔細體會大師的句子結構、對話與節奏。還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唸書的時候,蒂蒂安贏得《時尚》(Vogue)雜誌的徵文比賽,但是放棄遠赴巴黎遊歷的機會,選擇直接進入《時尚》的紐約總部工作,從安案寫作開始,接受專業、嚴格的訓練,打下紮實的基礎。

很長一段時間,蒂蒂安為許多知名雜誌撰稿,除了《時尚》之外還有《女士》(Mademoiselle)、《生活》(Lif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等等,題材主要是1960、1970年代文化與次文化現象,重大的社會事件。1964年,蒂蒂安與同為作家的好友鄧恩結婚,兩人在寫作事業上密切合作,有時甚至難分彼此。1966年,夫妻倆領養了一名女嬰,取了一個很別致的名字「琴塔娜・羅」(Quintana Roo),來自地圖上隨機選取的墨西哥地名。

雜誌專題報導之外,蒂蒂安也寫小說,1963年初試啼聲的《流動,河流》(Run, River)頗受好評,也預示了她日後作品經常出現的人物類型,有評論家稱之為「蒂蒂安女子」(the Didion woman):心境如同一片荒原,經常開車四處漫遊,只為麻痺意識帶來的痛苦。

電影劇本寫作蒂蒂安與鄧恩而言比較像一種興趣或嗜好,但仍然相當成功,尤其第三部作品《星夢淚痕》既叫好又叫座,讓夫妻倆從此衣食無虞。蒂蒂安性情內斂,常予人有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之感,但他們在加州與紐約的住所卻是藝文界的勝地,談笑有名流,往來無白丁,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都是座上常客,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年輕時當過他們家的木工。

新新聞主義:結合文學手法的非虛構寫作

蒂蒂安的新聞工作(或報導文學)被視為「新新聞主義」(New Journalism)的典型。這個流派將文學手法融入新聞報導,大量運用作者主觀視角,著力於場景描寫、詳盡記錄對話和行為、關注細節、刻畫人物心理,但仍然是非虛構的「新聞報導」,有時也被稱為「創造性的非虛構寫作」(creative nonfiction)。

文化與社會之外,蒂蒂安也關注政治新聞,1983年的《薩爾瓦多》(Salvador)呈現美國支持的反共政權如何殘暴地進行內戰;1987年的《邁阿密》(Miami)呈現古巴裔美國人複雜的政治與社會脈絡。

來到生命的晚期,悲傷

但是,來到生命的晚期,蒂蒂安最重要的書寫是悲傷。2003年12月,她的女兒琴塔娜因為肺炎併發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但先走一步的卻是她的丈夫:12月30日,晚餐時間,鄧恩在家中心臟病發作,送醫後不治。過了約莫3個月,琴塔娜健康稍稍好轉,參加父親的葬禮之後飛往加州洛杉磯休養,卻在下飛機時摔倒撞擊頭部,造成嚴重顱內出血,之後情況好好壞壞,2005年8月26日撒手人寰,得年僅39歲,距離鄧恩過世還不到3年。

丈夫過世、女兒重傷期間,蒂蒂安以88天時間完成《奇想之年》一書,記錄她如何經歷、回應人生晚年的劇變,出版後接受一連串專訪,巡迴各地辦簽書會,對她而言可說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女兒過世6年後,蒂蒂安完成第二本回憶錄《藍夜》(Blue Nights),寫自己為人母的經驗,寫女兒,也寫老去。

《奇想之年》很快就成為一部特別的「經典」:對於那些失去至親摯愛、深陷於悲傷的人們。蒂蒂安2005年接受《美聯社》(AP)訪問時說:「我們的社會似乎演化到一種狀態,將悲傷完全隱藏起來。悲傷不會在家庭中出現,完全消失不見。」身為一個極為敏銳、冷靜的觀察者,儘管是自己的悲傷,蒂蒂安不會隱藏。

2007年, 蒂蒂安將《奇想之年》改變為舞台劇,一部女性獨角戲,由英國女星凡妮莎蕾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擔綱,她與蒂蒂安是數十年的好友,紀錄片《核心潰散》中有一幕是兩人翻閱大相簿中的舊照片,細數兩家人數十年的點點滴滴。

凡妮莎蕾格烈芙的女兒娜塔莎李察遜(Natasha Richardson)也是演員,2009年3月滑雪時受傷,傷重不治,得年僅45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