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環境」vs.「能源」世紀難解的問題

2021-12-23 05:40

? 人氣

513、517大停電徹底喚起臺灣人對於能源的重視,「缺電」更是所有人的噩夢。(資料照,盧逸峰攝)

513、517大停電徹底喚起臺灣人對於能源的重視,「缺電」更是所有人的噩夢。(資料照,盧逸峰攝)

「環境」與「能源」兩個議題,在如今的臺灣,猶如站在光譜的兩端,是永遠的對立面,很難走到一起。513、517大停電徹底喚起臺灣人對於能源的重視,「缺電」更是所有人的噩夢,儘管國家早已傾盡全力扶植綠能產業,給予民間使用太陽能的種電補貼措施,發展風力發電,卻仍無法平衡未來能源消耗,供不應求的情形。於是天然氣發電成為一種相對中庸的能源替代措施,但替代的代價卻是用環境開發來償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位於基隆外木山地區的協和火力發電廠改建案,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臺電計劃未來進行填海造陸18.6公頃,建設天然氣儲存槽,18.6公頃是什麼樣的概念?經過換算相當於9.3座臺北小巨蛋的平地面積,宛如一座大型的瓦斯桶坐落於北海岸,破壞7萬株珊瑚的海洋生態。基隆優美的海岸線景觀不僅受到破壞,周邊海洋生態系統也將連帶受到影響。目前國內對於能源的議題爭論不休,我們先回顧世界各國,對於能源的看法與趨勢。

反核曾是世界主流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的311事件,是由地震引發海嘯,致使配電設施浸水失效,緊急發動機無法運作,造成爐心熔燬的核事故。各國政府對於核能安全風險評估更為謹慎,眾多國家開始對核電廠的安全進行評估,甚至倉促決定放棄使用核能,原先興建核電站的計畫,也因此擱置停擺。

目前主流的發電的方式分為三大類,火力發電(燃煤、燃氣、燃油等)、核能發電、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等)。隨著民間反核聲浪四起,各國政府計劃將火力發電與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藉此逐步降低核能的電力供應。

311浩劫十周年。圖為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席捲福島第一核電廠,釀成福島核災。(AP)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的311事件,是由地震引發海嘯,致使配電設施浸水失效,緊急發動機無法運作,造成爐心熔燬的核事故。(資料照,AP)

核災後,各國核電站不減反增!?

311事件距今十周年,根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2021年9月22日新聞報導,2020年初全球共有442座核電廠處於運行狀態,其中96座位於美國、58座位於法國、47座位於中國、4座位於瑞士。我國經濟部國貿局指出全球目前有119個核電廠建設計畫。核災過後,為何各國仍持續使用核能?其原因有三。

1、替代能源的成本過高。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徹底將人民從核能中解放,但背後的代價是電費的瘋狂上漲,位居歐洲最高。2020年德國的電價是9.52元新臺幣(30.4歐分)。

2、全球的氣候與環境變遷。極端氣候影響的災變,使各國不得不重視,溫室氣體的排放。另外,空污具有飄散的特質,影響的範圍更為廣泛,並有多起案例證實空污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已然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因此更傾向能夠妥善管理且低碳排的核能。

3、不易受國際情勢影響。各國的石化能源多來源於進口,長此以往便有所依賴,因此常受出口國供應狀況而有所制約,且船隊頻繁的運輸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也將提高運輸時的風險,相比之下,核燃料棒可供應四至五年後再行採買,較不易受國際能源的波動影響。

臺灣能源的出路

今年11月初的COP26(聯合國氣候峰會)決議,全球應於2030年較2010年減少碳排45%,並以2050年淨零為目標。隨著極端氣候的影響加劇,人們急切擺脫石化能源對於環境與人體的危害,在核能的態度上再一次發生轉變,於是核能得到廣泛討與重視,法新社報導稱,「COP26峰會上,核能專家受到了張開雙臂的歡迎」。

回顧臺灣,無論是三接藻礁,或是四接外木山,皆是為了將來燃燒天然氣做準備。但隨著今年COP26峰會的決議,世界各國共同約束碳排,臺灣若依然選擇增加天然氣的發電量,將與世界共同減碳排的方向相違背,與此同時也將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破壞。但若什麼都不做,臺灣缺電的問題不會獲得解決,到底「能源」與「環境」的選擇題應該如何選擇?或許只能留給民眾共同作答。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畢、大九學堂三期學員。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