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帶頭「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究竟能產生多大影響?

2021-12-15 17:00

? 人氣

在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與參加過三屆奧運會的彭帥進行視頻通話,試圖釋除外界憂慮之後,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近日指控IOC與中國「勾結」。IOC否認這一指控,並辯稱自己的做法是「靜默外交」。但是令很多人不安的是,當被問到中國的人權紀錄如何與奧林匹克的價值相匹配時,國際奧委會在任時間最長的高級委員迪克·龐德(Dick Pound)表示,他並不後悔選擇北京作為東道主,而且即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他也「不知道」有關的暴行指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可能隨意責備說我無知,但我確實不知道,」他在周一(12月13日)向《德國國情體育》(Deutschlandfunk Sport)這樣表示。

他說,國際奧委會「沒有責任去促進政治變革……當我們將奧運會主辦權授予一個國家時,我們並不表示支持這個國家的政治意圖」。

批評者堅決地否定國際奧委會所堅稱的完全中立和超越政治的立場。比如,他們指出,該組織在2018年促成北韓與韓國之間的對話,還有普京如何希望利用2014上索契冬奧會將世界顯示俄羅斯以及他自己的影響力。

可以肯定的是,雖然讓北京主辦冬奧會並不是運動員自己的選擇,但是隨著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溫,他們如今要直面新的問題,在那裏參賽到底是不是對的,他們還要自己決定,到了那裏之後,他們要怎麼做。

很多運動員覺得,他們面臨著一個難以應對的局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