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政策為何轉向?學者:國民黨靠不住,北京瞄準青年與基層自己來

2018-03-05 11:40

? 人氣

陸方「心靈契合」戰略是否已經初見成效呢?何溢誠認為現階段不會如此容易:「台灣這20多年走向民主化,而民主化的進程,就是本地化的過程,現在『台灣主體意識』是相當根深蒂固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何溢誠還指出,即使是台灣的統派也並非就是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說:「文化中國,也不等同政治中國;歷史上的中國,不代表未來的中國。台灣年輕人釐清這樣的關係,願意去大陸賺錢,享受和平紅利,但他們不願意大陸干涉台灣政治選票,經濟互利並沒有得到政治互信的外溢效果。」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研究兩岸文化交流的盧宸緯也同意這種說法,「陸方想要官民二分,對政府冷淡,對人民給予紅利。然而台灣年輕人考慮大陸發展機會跟願景同時,多半也會察覺中共背後會有什麼目的,因此政、經會自動分離。賺錢歸賺錢,政治就低調。」

她補充認為,大陸也發現,兩岸交流增多,但台灣青年頂多只在對陸「刻板印象」方面有所改變。而在「認同層面」,台灣青年政治傾向不會因赴陸而大幅改變外,甚至還會不斷成立團體,來跟中國中央申請補助,拿到錢就跑。

學者對此分析,中方現在要重新塑造台灣青年的認同,不論花多少成本與時間都值得。

台灣曾在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學者分析,中方現在要重新塑造台灣青年的認同,不論花多少成本與時間都值得。(BBC中文網)
台灣曾在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學者分析,中方現在要重新塑造台灣青年的認同,不論花多少成本與時間都值得。(BBC中文網)

中華文化圈為未來基點?

不難看出,最新一攬子惠台政策特別強調的就是「中華文化」。 基本不觸及政治認同等生硬層面,並希望台灣人能重新認歸「中華文化圈」。

福建師範大學台灣研究員何溢誠分析說,「改變台灣人的認同還是社會心理學層面應用,中方過去都是從政治學跟經濟學角度下手,所以就會造成政治學跟經濟學的『不可共量性』,它需要的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大陸難得的是,精英階層領導下,它是可以與時俱進的,所以中共在進行喊話、潛移默化的過程。讓台灣人覺得休戚與共。」

台灣一些媒體也在報導中指出,大陸最新政策可能會加速年輕人出走台灣前往大陸。《中國時報》引述北京台協榮譽會長林清發言論指出,台灣面臨經濟低迷與兩岸僵局,中方在此齣手,即可造成「一推一吸」效應。未來幾年的「台青出走」可能愈發明顯。

在承認大陸最新惠台政策可能會導致更多台灣年輕人前往大陸創業打拼同時,受訪專家與學者也指出,即使未來大陸能以經濟實惠吸引更多台灣年輕人,是否真能單靠經濟而達到轉變他們本土化要求和民主法制理念已經深入腦髓的人心,則需要劃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