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該定多高?企業許願價遠輸韓國、歐盟 獨家碳定價意向大調查,八成公司喊最多10美元

2021-10-30 09:10

? 人氣

11月COP26是全球減碳大會師,台灣不想落後,除了積極發展綠能,碳定價制度也不可少。(圖/商業周刊)

11月COP26是全球減碳大會師,台灣不想落後,除了積極發展綠能,碳定價制度也不可少。(圖/商業周刊)

數百位全球政要、官員,正準備前往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參加11/1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個長達2週的會議,涵蓋能源、金融到城市規畫等部門的跨國談判,將為未來10年擬定更積極的減碳氣候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中,最可能的成果之一,就是各國有望建立「全球碳市場」,讓企業、國家可以拿「碳信用」(carbon credits)或類似的價格計算機制,來交易、抵消排碳量,達成減碳目標。

一旦如此,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麻煩卻不小──因為,要加入全球碳交易的賽局,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先建立內部碳定價,由此延伸的碳費、碳稅,也會是政府推動減碳的好用工具。但,台灣政府對此卻連「八字都還沒有一撇」。根據環保署規畫,關於碳費的徵收價格、費率與細節配套,最快要在明年年底才會啟動。

企業盼採漸進模式

從低價起徵,再逐年增加

全球減碳競賽早已開跑,關鍵時刻,商周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作,針對國內碳排量前百大、占全台碳排量至少6成以上的企業,完成《2021台灣排碳大戶碳定價意向調查》,首次揭露這些重點企業對碳費價格的態度與立場。

首先,9成以上的企業碳排大戶,都支持台灣2050年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但卻有近半數企業對政府達標缺乏信心,落差極大。

原因何在?因為加稅、收費總是被看作選舉的票房毒藥,執政者擔心碳費收太高,引起產業界反彈,不但規畫速度慢,且溝通不足。

其實,碳定價制度可讓企業了解自己的排碳成本,知道成本後,才能因應市場價格調整營運策略、生產效能,提升競爭力。

但過去,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都只以「增加成本」的角度看待碳稅、碳費,導致產業在國際上缺乏自我保護的機制──包括碳定價、產業碳排量與碳足跡數據,都付之闕如。

「政府可以做得更多、速度更快,」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說,該組織過去1年密集與產業公會和企業交流,明顯感受到企業界對政府的碳費規畫與如何達成淨零的路徑,仍是一片「霧煞煞」,「企業在什麼資訊都沒有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計算自己未來5到10年的(減碳)成本效益。」

「認為收碳費、能源稅,會對產業或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這是台灣不論政府、企業間,存在的長期錯誤觀念,」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認為,若沒有碳定價相關機制、以給予企業經濟誘因,根本沒辦法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他認為,應將之視為產業升級的助力,「難道碳價格高、能源稅多的歐盟、瑞典跟日本,經濟發展有落後台灣嗎?」

相較歐盟對每噸碳排徵收60至70美元、韓國徵收16至33美元,台灣的碳排大戶們,在這次調查中,有逾8成企業認為,政府徵收的「最低碳費」為10美元,並採漸進模式,先收最低價格,再逐年增加到符合國際水準的定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