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維觀點:電腦的深度學習,人性的深刻困局

2018-02-24 06:20

? 人氣

google-959059_1920.jpg
圖四:Google。(資料照,取自網路)

當然,可能更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在若干政府權力比較集中的國家,政府亦可透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對於人民的各類型資料(例如臉部照片)有更完整的蒐集,透過各地的攝影機來捕捉重大刑案的嫌疑犯或蒐尋失蹤人口(已有許多實際的案例)。但是顯然這也可以成為對付政治犯或異議份子的方式,或者更輕易製造假新聞來混淆輿論方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後,即使整個大數據的使用權限完全公開(假設沒有隱私的問題),或至少數據的管理者沒有刻意誤導,但是這些依據一般人使用習慣所建立起來的資料庫也必定同時夾雜著許多關於人性、種族、性別、年齡、外表、文化等等的偏見與刻板印象(講好聽一點,就是文化習慣),同樣也會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被AI吸收,甚至進而被強化:因為如果人工智慧藉這些有偏見的資料所作的回應不被另外區分(也可能很難區分)而回流於網路中,很可能就會重覆被以後的AI使用而形成遞迴放大的結果,讓偏見更為加深而難以再復原(並且帶著人工「智慧」之名)。畢竟如果人類自己的價值觀都是混亂的,又如何期待AI能扮演上帝的角色?這也是為何筆者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面蓬勃發展的時候,一定需要更多投入人文相關的研究。

3. 意義與價值的失落:

在許多關於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影響討論中,一個主流的看法是認為人類的文學或藝術創新是最難被取代的(如李開復的看法)。雖然這部分的確因為人性的複雜度與文化的多元性而尚未有如同AlphaGo這般革命性意義的突破,但相關的努力其實從未因此停滯(誰知道哪天不會出現一首完全由AI創作的歌曲得到葛萊美獎?)。畢竟即使目前AI還未能單獨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但「平凡的作品」一樣可能會得到大眾接受,因此而大大降低人類對於藝術創作的重視程度。 

但這個問題並不是如同「又多一種工作被AI取代」那樣簡單,因為藝術創作通常被視為人類精神文明最高的成就之一,是一種超越理性卻又似乎捕捉到某種真實的經驗,一種與利益無關的自由心智活動,彷彿上帝創世而為人間帶來新的善美內涵。倘若文學藝術的創作也可能透過某種人工智慧來模仿,似乎也間接地暗示人文主義所高舉的人性價值其實並未比機器高明多少?那時人類自我存在的意義又與機器有何差別?例如當有一天家中失火了,我們真的願意只救那頑固難相處的老頭,還是去救那已經學習許多特殊知識且善體人意的AI機器人

關於「人類存在的意義」這個千古糾纏不清的主題,筆者認為哈佛大學生物社會學家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在其書中的分類可作為一種參考。他將意義分為「外在關係性」與「內在目的性」的層次。人工智慧的出現無疑大大增加前者對人類意義的解釋,但是同時卻似乎削弱後者的內涵,除非我們可以接受「AI是為人類而造」來類推「人類亦是為上帝而存在」的這種宗教性的類比。而這部分(內在目的性)的答案,顯然只能是人文學科(包括宗教學、哲學、藝術與人類學等)來回應的主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