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抗疫,應從超前部署調整到整合部署的策略思維!

2021-10-12 05:40

? 人氣

2,醫療:因為疫情,各大專責醫院設置了專責病房,倘若新冠肺炎流感化,那專責病房的設置是否需要調整?那又該如何調整?針對病患的治療,可否累積找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或研議出更有效率的作業流程以及作業標準?因為過去的SARS經驗,幫助台灣醫療體系平穩度過COVID-19的襲擊,那這次的COVID-19疫情又可以為之後的十年二十年留下什麼寶貴經驗?而在此波受到很大衝擊的診所(特別是復健科、耳鼻喉科、小兒科)那又該如何給予支持跟協助,並且如何在診所端建立篩檢、轉診的機制,讓醫院作為診所的後盾,讓診所有足夠的能力跟支持來扮演社區醫療第一線守門人的角色。而醫護人員在承擔近兩年的高壓與負荷後,能否在現行獎勵機制下增加其他有助於紓壓與專業提升的措施?畢竟,常態性的醫療處置不能沒有這些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妥善的規劃醫護人員的喘息跟學習(專業積分的累積)在未來疫情趨緩或常態化的期間,也是需要給予支持及規劃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公共衛生:「戴口罩、勤洗手」,這看起來簡單的動作,但因為國人們的配合,事實上為防疫也發揮了很大的功用。公共衛生在台灣已紮下了很好的基礎,也已經建立了很強的連結系統,包括衛生所與診所、藥局及醫院的運作體系都相當的純熟與完善。因此,政府未來如何運用這條強而堅實的公衛體系來協助做好疾病的預防,以未病的角度來提供預防保健,從而節約醫療資源的運用。因此,重新檢視既有的公衛體系為其連結整合其他資源並創造更高的價值,透過新的公衛加值鏈來提供更好的預防保健服務,這也是極為重要的整合任務。

四、潛在模式維持,這是要確保系統能持續運作的功能,即便系統因為任務暫停運作但一旦重啟時仍能按原來的模式進行運作。此部分,筆者建議須由中央到地方將防疫的經驗累積並整理成標準作業程序後,定期的演練,特別是要加強各子系統的整合演練,例如醫院的演練可納入衛生所與診所,透過更多的整合運作演練來強化未來實際情況發生時的運作順暢程度。COVID-19的經驗告訴我們,單打獨鬥已經無法擊敗病毒,也唯有通力合作、充分整合才有機會用打群架的方式打敗狡猾的病毒。

系統之所以稱之為系統是因其由不同的次系統所組成,而次系統又可以展開成再下一階的次系統或部件,系統要能穩定的運作筆者認為「整合」是其中的關鍵,而整合思維的關鍵恰巧就是需要有系統觀念。抗疫,已經走過防堵的階段了,更多的工作必須在與病毒共存的思維下去推動,若主政者無法用系統思考的角度來看自己所面對以及預計要解決的問題、若不能用系統及次系統運作的整合模式來分進合擊,疏漏、意外這種事情將可能持續發生。相反地,若能用系統運作的角度來看,協助各個子系統建立起來,提供運作的動能以及指引,相信台灣在如此好的醫療照護基礎以及高度的人民素質條件下一定能夠將防疫、抗系的系統運作的很完美並重新成為世界的典範跟楷模。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生,曾任醫療與長照機構行政主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