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展觀點:金融、房地產,及錯誤的觀念讓年輕人一屋難求

2021-09-01 05:50

? 人氣

許多人持有房產,不再是為了安居,而是透過買賣價差來套利。(pang yu liu@flickr提供)

許多人持有房產,不再是為了安居,而是透過買賣價差來套利。(pang yu liu@flickr提供)

為什麼買不起房子?這不光是台灣的問題,其實在全世界主要的城市,都是一件讓普通居民與政府頭痛的事。舉凡紐約、香港、倫敦、東京,以及台北……房價都高得可怕,讓剛出社會的青年世代,面對相當沉重的壓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然,房子也可以以租代買,或是其他創新的「共享,共居」模式,雖說某種程度上也能稍稍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但本文更想探討的是,為什麼,又憑什麼,房子被如此理所當然的當成了資產?以及房產利得,為何總是被一小群人所占有?再說了,房子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居住,從什麼時候開始,房子的主要任務,變成了抗通膨的金融商品了?

當各行各業通通跑去搞房地產

如果你認同付出才有回報,反對不勞而獲,那廣義來說,持有房產,非自住而去收租,確實是一件十分符合不勞而獲的行為。但在資本主義的價值觀下,當代社會普遍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就連企業,前幾大賺錢的公司,不管原本是什麼產業的佼佼者,玩到最後,也通通跑去搞房地產,原因無他,因為炒房真的太有賺頭了。

有人會把房價高漲,直接推給市場的供需法則,「誰叫你們都要一窩蜂地來到城市」,「想買/租房子的人變多,房價當然會變高啊」,「物以稀為貴嘛」...諸如此類,我們暫且不論這裡還可以另闢戰場,分析一下城鄉發展不均的問題,單就把房價歸咎於供需法則,本身就有問題。

翻看數據,大部分先進國家,和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是在1990年代之後,才開始以可怕的幅度攀升,這表示,在這些地方的居民,需不吃不喝存錢的時間越久,才能在城市中負擔得起一戶最起碼的居住空間。

然而,在這個時期,世界各國的人口並未顯著的增長(反倒是二戰後到1970年代,戰後嬰兒潮導致歐美各國人口增長,卻也未見房地產價格飆升),也並沒有所謂的「大量的需求」讓居住空間變得比較稀缺。

房子被當成「金融資產」、「投資商品」

反而,是房子被當成「金融資產」和「投資商品」的現象,越來越明目張膽。許多人持有房產,不再是為了安居,而是透過買賣價差來套利,去透過資本賺取資本,也就約莫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房子的交易與投機功能,逐漸凌駕本身的使用(居住)功能。

就自由市場的角度,這好像沒什麼好批評的,但站在社會正義與永續發展的觀點,這種現象顯然需要被該善,再說了,房價會漲,很大程度上與基礎建設,都市規劃,生活機能變好,商業發展,人潮匯集等因素有關,這些影響房價的因素,樁樁件件都與原本持有土地或房產的人無關,然而,因客觀環境的改變,卻讓這些人不勞而獲取得增值的利益,顯然是不公平的。

經濟學者將這種沒有從事生產,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獨占地位,從而得到利潤的行為,稱為尋租(rent-seeking),而尋租是有害經濟發展的,當一個國家大多數的人與企業都在競逐房地產的時候,勢必排擠到那些本來可以投入更有意義的生產活動的資源。

有網友表示,男友想去申請政府的勞工紓困貸款,並將10萬元的紓困金投資在金融股上,引發熱議。(圖/取自Pexels)
不恰當的放貸機制,以及對房子錯誤的觀念,導致現在大都市裡,年輕人一屋難求的困境。(圖/取自Pexels)

孫中山當年提出過「漲價歸公」的想法,其實很好的詮釋了這個問題,也傳達了因為土地的稀缺性,政府發展都市規劃讓地價上漲,本就該把這樣的利潤回歸大眾,而非讓少數人占盡便宜。

亞當斯密(Adam Smith)也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說過,擁有土地本質上是一種壟斷行為,一個良好運作的經濟體,應該盡量減少壟斷,所以應當課徵高額的地產稅,讓土地資源可以被更有效率的運用。

雖說,幾經波折,台灣終於在2021年推出《房地合一稅》2.0版本,讓持有5年內交易的房地產,需於獲利範圍內繳交35%的稅額,而針對想炒短期的投機客,兩年內想賣出,也須負擔45%的課稅。

這能不能遏止炒房歪風,仍需要時間來觀察。畢竟,若將房子視為以安居的目的,而非投資的資產,那理想上稅率應該可以再提高一些,減少那些根本對實體經濟沒有幫助,卻坐享資本利得的行為。

甚至,不光是房地合一,「囤房税」也需要進一步考量,憑什麼當大部分的青年需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得起市區的房子(2021年台北房價所得比上升到15.29,全球排第9),但卻有另一小群人,名下好幾棟的房子,每月從租戶身上,吸取可觀的租金,還能找到一堆方法,避開本需被認列的個人所得税。

全球在1970年代後陸續有房價高漲現象

那到底為什麼房價會上漲的這麼離譜?不光是台灣,全世界在1970年代之後,都紛紛出現這種不合理的現象。

二戰後,西方國家的經濟主軸是凱因斯主義,希望透過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促進經濟的成長。像是美國推行了不少新政,而歐洲也出現大規模,由政府主導的社會公共住宅,搭配較高的土地稅與房產稅,基本上這個時候,居住到還不是特別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台灣,年長一點的人可能都還記得,1960到1970年代,要靠一份薪水在台北買個棲身之所,不算太難,對比現在的台北房價,只能望屋興嘆。

全台房價居高不下,在台北想買房得不吃不喝近16年。(圖/Pixabay)
全台房價居高不下,在台北想買房得不吃不喝近16年。(圖/Pixabay)

然而,1970年代全球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經濟成長諜若谷底。此時要靠生產力提高或創新科技來刺激經濟,是有點緩不濟急的,再說了,民主國家的選民是短視的,立即的「振興」,遠比長遠的規劃更能籠絡人心。

英國率先通過法律,讓第一棟居住的房子,可以完全免除房產的資本增值稅,接著美國也開始跟進。有趣的現象是,過去曾有一段時間,英美政府有近3分之2的財源來自於房地產的稅收,但自新自由主義的政府上台後(英國是柴契爾,美國則是雷根),開始大力推動私有化政策,不僅將政府興建的公屋出售,交由私人企業自由買賣,此舉讓人暪開始意識到房子不只可以住,還可以當成商品來炒作價格。

當房價被進一步推升,為了刺激買氣(炒作),政府另一方面又大舉放寬金融機構的限制,讓大眾可以更輕易的貸款買房,而2000年後,這股歪風更是變本加厲,那些收入不穩的人,居然也都可以跟銀行申請房貸,於是,2008次貸風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被高房價美化的GDP成長率

經濟學家曾研究過,從1900年到1960年,主要國家房貸占各國GDP的比率都是相對低的,大概在20%左右徘徊,這時候經濟持續成長,但房價並未大幅上升。但到了1970-1980時期,國家逐漸將住房私有化,並放寬金融放款條件之後,1980以後,房貸占GDP的比例年年攀升,幾乎可以達到70%(而台灣在2020年房貸占GDP的比例也已超過50%),因為資金便宜,人人都可以貸款,然後把錢投進瘋狂上漲的房市之中。

也因為政府放寬了金融機構貸款的限制,在過去,企業與個人借錢,大部分是投入更有實質意義的活動,例如創業,加工出口,擴建廠房等增加生產力的行為,這些會讓一個國家的經濟良性成長,GDP反映出的數字是貨真價實人民憑勞力與智利賺取的收入。

但當房地產成為大家競相追足的標的時,銀行也悄悄把貸款的主力放在房貸,因為房價的漲幅實在太快了,而比起借錢給企業,可能有經營不善倒閉的風險,房貸就安全許多,故大幅提升對房貸的配置,相對能提供給經濟活動的信貸,就受到排擠,條件也越來越嚴苛。

不合理的現象之二:房貸憑什麼可以比企業貸款便宜?

當銀行把貸款,配置在有效率和有意義的經濟活動上,因生產與商業活動的擴張,企業會需要招聘更多員工,員工也能賺到較多的薪資,從而促使更多的消費,而更多的消費,也讓廠商得以增加產量,願意去借錢來提升產能,如此便是一個正循環。

當資金都擁向房地產市場

但如果貸款都被放到房貸,人們借錢雖變得容易了,卻要背負更長與更重的還款壓力,進而不得不減少消費,商業活動受到影響,產品銷量下滑,廠商更不願意投入研發與增加產能,甚至減薪或裁員,人們變得更無力負擔貸款與其他日常消費,如此,便是當今高房價社會中,可以發現的惡性循環。

還有更可怕的,那就是當銀行發現人們因為變窮而導致房貸違約率可能變高時,就在把各地的房貸重新包裝並予以證券化,再賣到世界各地。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次貸風暴,可以讓全球金融體系都跟著遭殃的主因。

地價房價的上漲,實際上並未對整體社會與經濟帶來真正的價值,但因為房子的功能被扭曲,從居住為主變成金融商品炒作,加上不洽當的放貸政策,讓大部分的先進國家,幾戶把全國人民一半以上的收入與財富,都壓在不動產上面了,所以經濟繁榮很可能只是個假象,都是靠房價「撐」出來的,而非實際的生產與創新活動。

倫敦大學教授萊恩-科林斯(Josh Ryan-Collins),在其著作《為什麼買不起房子》,也用當年亞洲四小龍的例子來分析,解釋為什麼二戰後台灣,南韓等經濟可以快速發展,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當時普遍都有信貸管制,讓資本流入實質的經濟活動。

在當時,許多亞洲國家的央行都會制定年度的GDP目標,並依據這個目標,限制資金流入公營行庫,企業等比率,同時祭出高利率,抑制房價不合理的上漲。只要看一下台灣過去幾十年,央行利率與房價的走勢圖便可發現,兩者間存在反向的關聯性,亦即,利率越低,房價越高的嚇人。

資金投入消費或興辦實業才有利民生

不恰當的放貸機制,以及對房子錯誤的觀念,導致現在大都市裡,年輕人一屋難求的困境。再者,少數人壟斷土地資源,並未對社會做出貢獻,卻分得了地價上漲過程中最多的利潤,這也是件不公平的事。

政府應該對其課徵高額稅率,因為對企業與個人課所得稅,傷害的會是實體經濟的消費力,反觀,對地主,屋主課房產增值稅甚至是囤房稅,對經濟的傷害並不會太大,因為,這些尋租者所賺取的資本利得,很大程度上,又會通通投入投資房地產,而非投入消費,或興辦實業等有意義的經濟活動。

*作者曾任職於聯合國科技部門,派駐過歐亞非不同城市。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再生能源、永續發展以及社會創新等議題。喜歡旅行、觀察和寫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