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造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 不用出海、港內就可發射雄三飛彈

2018-01-15 07:30

? 人氣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雄三飛彈。(取自中山科學研究院)
雄三飛彈射程可超過150公里。(資料照,取自中山科學研究院)

此外,和外界質疑正好相反的,採45噸小噸位和匿蹤設計,並打造高達60艘的數量,不是為了出海打狼群戰術,而是要藉此數量分散和保存戰力,因為噸位小可以輕易靠泊台灣所有的商漁港,台灣本島不含外島澎湖光漁港就有150餘處,這些微型快艇不僅可以透過漁港和港內機漁船掩蔽,更可快速轉移陣地,加上有數量優勢,敵軍要發現、搜獲甚至鎖定攻擊,要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這也才是打造這行微型飛彈突擊艇的真正目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時,微型快艇就是一個海上的機動飛彈載台,規劃搭載的艦射雄三飛彈,具備資料鏈路、GPS衛星定位、慣性導航和末端主動雷達導引等複式導引,敵方要電戰干擾成功,不是那麼容易;而既然快艇的作戰區域是在港內游移或濱海,目標情資獲得就交由其他的海空、高山或無人偵蒐載具負責,不是大問題,戰情中心除採資訊鏈路傳遞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讓快艇獲得目標資訊。 

強化濱海防衛作戰能力 優先造小艇才是不對稱建軍

官員強調說,因海軍是國際軍種,傳統觀念上當然都是希望能造大艦、遠海機動、境外作戰,但國軍必須要發展不對稱作戰,加上作戰構想已轉為「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因此海軍未來必須先強化濱海防衛作戰的能力,如果花150億造大船和花2億造小艇,在發揮濱海防衛戰力上若沒有太大差異,在國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然必須優先造小艇,這也才是不對稱建軍。 

國防部日前證實,國防部參謀本部考量未來敵情威脅,依國軍「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作戰構想,並在有效運用國防資源及發揮不對稱戰力的思維下,指導海軍研究及建案「微型飛彈突擊艇」,全案目前進度依「國軍武器裝備獲得建案規定」,由中山科學研究院按建案程序實施評估作業及規格擬定中,該院已於1月5日召開邀商說明會,並獲得相關規格、價格等建案需求資料。 

20180113-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取自玄史生@Wikipedia/CC-BY-SA-3.0)
官員表示,在國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然必須優先造小艇,這也才是不對稱建軍。 圖為光華六號飛彈快艇。(資料照,取自玄史生@Wikipedia/CC-BY-SA-3.0)

另據中科院招商資料顯示,「微型飛彈突擊艇」排水量滿載約45噸、全長約21.4公尺、全寬約5.4公尺、吃水2.4公尺、船速滿儎時最高航速35節以上、續航力則以最高時速35節至少達100浬,耐波性要在蒲氏5級風以下可正常執行任務,蒲氏7級風以下結構與穩度無航行安全顧慮。 

在船體結構上可採玻璃強化塑膠(FRP)或鋁合金兩種,船體外型具雷達匿蹤(RCS)造型設計,外觀與一般遊艇相近,艇上可配備兩枚反艦飛彈,公開資料並載明需求數量為60艘,預計4年內籌建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明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