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龍鷹大戰終將開打?誰會贏?

2021-07-14 07:10

? 人氣

拜登在內政上有許多挑戰要面對,還要修補國內的族群、意識形態分裂。(資料照,美聯社)

拜登在內政上有許多挑戰要面對,還要修補國內的族群、意識形態分裂。(資料照,美聯社)

這個月初過了兩個「大」生日,中共百年黨慶和美國國慶。各自應景慶祝之後,習近平在「中共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說:「中國永不稱霸」;拜登在白宮南草坪舉辦的國慶日園遊會上致詞的結論:「我們是美國,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無法一起做到的!」重申美國仍然是霸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就他倆嘴巴講的來看,這個世界沒事了,美國還是老大,中國沒有要搶老大。但是,老大不是兩強相互推讓就可以的——當老二愈來愈強大,老大卻不再強大,就一定會、一定得換人當老大,因為形勢比人強。然而,人類畢竟不是野獸,換老大不是一定得你死我活。也就是說,個人並不同意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兩強消長未必非得要打一仗來見分曉。

史家常用5個要素來觀察政權興亡

歷史上政權興亡盛衰,史家常用5個要素來觀察:興亡看氣運、盛衰看改革、治亂看綱紀、分合看人才、成敗看決策。這5項不是獨立來看的,是有順序的:

前朝(或前一個霸主)氣運未終,後朝沒有機會取代。秦始皇嬴政巡行天下,項羽看見他的車隊儀仗,說:「彼可取而代也。」那是項羽有雄心,但若非秦始皇病死,秦二世嬴胡亥整垮了老爹建立的帝國,項羽、劉邦都沒機會。

一個王朝建立以後,通常會有一段盛世,如「XX之治」(否則會是短命王朝),但時間久了一定會走向安逸、腐敗,那是人性(不是宿命),猶如人吃五穀雜糧一定會生病,生病就得吃藥,治療王朝衰弱的「藥」就是改革。

中共建黨百年。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慶祝成立100周年,習近平主持慶祝大會(AP)
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慶祝成立100周年,習近平主持慶祝大會。(資料照,美聯社)

國家最主要的任務是解決人民的問題,包括衣食住行育樂和治安司法,必須有一套制度,同時政府必須有能力執行,所謂「綱紀」的定義在此。

當腐化無法革新、綱紀無法維持,國家常常會先形成分裂、割據局面,如果王朝無法「中興」,氣運就盡了,然後會演出「群雄逐鹿」大戲。誰能勝出?看誰能結合、收攬、籠絡最多人才。戰國時的秦國聚集最多外國人才,所以勝出;楚漢相爭,劉邦比項羽更能包容、重用人才,所以勝出;例子很多不贅述。

最低階的因素是「決策」,可是多數人只看成敗,所以分析都在決策層次。但我們知道,老大氣運未盡、衰弱能夠改革、綱紀仍能夠維持的話,老二再怎麼崛起、強大,都有得苦頭吃。

回頭來看當前的美中兩強爭勝,中國的確快速崛起,可是美國氣運未盡,川普(Donald Trump)、拜登(Joe Biden)都力圖振作,想要重振老大雄風,雖然有點吃力,可是中國想要正面挑戰的話,肯定鎩羽而歸,甚至遍體鱗傷——此所以習近平說「中國永不稱霸」是很理智的態度。

美國的問題在蕭牆之內

而拜登在外拉起了抗中連線,其實問題在蕭牆之內:美國的基礎建設、美元硬撐的經濟體質虛弱、種族間的矛盾衝突……川普和共和黨更努力擴大這些問題、撕裂傷口。也就是改革和綱紀都很難順利進行。當然中國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問題,可是習近平比拜登好做多了。

太多人預言,甚至可以說他們樂見,將有一場龍鷹大戰。簡單說,習近平是不想戰的,因為時間站在他這邊(他沒有任期問題);拜登也是不想戰的,因為他想在有限的任期內把底子練好。但是美國的軍方(或說右派)的心情是焦慮的,他們悲觀的認為,拖愈久對美國愈不利。這才是「修昔底德陷阱」成為主流的原因。

*作者為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