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中美啟動經貿對話的「競合」意涵

2021-06-08 07:10

? 人氣

劉鶴(左)和萊特海澤(右)在貿易戰場上激烈交鋒。(美聯社)

劉鶴(左)和萊特海澤(右)在貿易戰場上激烈交鋒。(美聯社)

中美於3月「阿拉斯加對話」唇槍舌劍,雙方不歡而散,但檯面下卻動作頻頻。《金融時報》5月21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曾三度提出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對話的要求,但都被中方拒絕;此外,據說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也未能與中共對等層級的官員通話。

軍事交流屬於比較敏感的領域,中美雙方過去這段期間,曾不斷在印太地區「秀肌肉」,連美國的歐洲盟邦都遠道而來插上一腳。美國智庫多次提出警告,認為中美確實存在爆發軍事衝突的危險,臺海或南海都是可能的爆炸點。中共拒絕與美軍對話,表面的理由如《環球時報》所說,是因美國的要求「不符合外交禮儀」;但實際情況是,中方認為美國欲藉此施壓,接受美軍在南海航行自由和在臺海活動的「既成事實」,並將雙方緊張關係的責任推給中方。

中美在軍事領域雖未能恢復對話,但雙方的經貿高層官員,卻已開始準備交手。5月27日和6月2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分別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視訊通話。這是拜登上任後,中美經貿高層官員的首次接觸。雙方在這兩次對話中,都表達未來進行合作和保持溝通的意願;但整體看來,試探性的意味甚濃,對話沒有觸及細節,甚至連外界關注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都避而不談。

相較於外交和軍事上的針鋒相對,中美經貿關係雖受疫情影響,但仍維持相對穩定狀態。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表的數據顯示,今(2021)年第一季中美貿易高速增長,其中中國大陸對美出口同比增長62.7%、自美進口增長57.9%,能源、農產品、汽車及零件等進口都快速成長。此足以說明,美國想和中共經濟「脫鉤」,現實上並不可行。

明(2022)年中共將舉行「20大」,經濟「維穩」對習近平至關重大,所以中共對中美經貿互動的態度,顯然與其它領域不同。中共官媒《新華社》評論雙方高層對話時強調,「具有重啟中美經貿談判的意義」,認為在拜登時代,「經貿這塊壓艙石的分量更重了」。但與此同時,《新華社》也坦誠,中美持續已久的貿易爭端,不可能在短期內平息。拜登政府不可能取消對中加徵的關稅,甚至不排除美方採用其它非經濟手段從旁施壓。所以,中共官媒也不得不表明「再硬的骨頭,一點一點,總能啃下。」

拜登上任已逾百日,但政府財經部門的重要人事仍未安排就序。美國經濟和工商界期待,拜登應儘速提出對中共完整的經貿政策,包括關稅、供應鏈安全和投資等3大塊,以避免潛在風險和不必要的損失。川普過去對中共採取的策略是:先啟動貿易戰,再準備打一場科技戰。川普把矛頭對準「中興」和「華為」,但沒料到打出的是一記「七傷拳」,包括「高通」在內的部分美國高科技公司連帶受創,逼迫川普不得不延後對「華為」的制裁期限。

拜登對中共改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戰術。例如,美國參議院5月17日通過《無盡邊彊法》(The Endless Frontier Act),目標即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法案授權美國在五年內投入1,100億美元,支持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研究及製造。同時,拜登也師法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基礎建設投資,號召各國也建立所謂「價值一帶一路」。

就在劉鶴與美方對話後不久,拜登即於6月3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將去(2020)年11月川普禁止美國民眾購買中國軍工相關企業股份的「黑名單」,從48家擴大到59家。《BBC》引述一名美國高層官員說法指出,「此係美國一系列廣泛行動中的一步,為加強與中國競爭、應對其損害美國利益及價值之作為。」除擴大這項投資禁令,拜登也保留川普執政時,對價值約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的政策。外界解讀這是美方掌握的談判籌碼。

由於上述這項行政命令,涉及部分對新疆地區維吾爾族人、香港異議人士、全球各地華人等對象運用監控技術的企業,故拜登形容這是一場「專制與民主」之爭。《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此舉將加劇美中商業及意識型態的鬥爭。

對於拜登「邊打邊談」的經貿戰術,中共的不滿可想而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發表聲明,指控美方的行徑「違背市場規律、破壞市場規則和秩序,損害的不僅是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包括美國投資者在內的全球投資者的利益。」

《紐約時報》認為,拜登對中祭出的禁令若要真正奏效,美國必須說服歐洲盟邦、日本、南韓等國聯手。拜登強調以民主價值結合盟友,但盟國有各自不同的國家利益考量,尤其運用到經濟制裁方面。因為,經濟制裁有可能遭到「反制裁」的報復行動。除此之外,拜登還必須說服美國企業界,支持他對中共釋出的強硬經貿政策訊息。

「中國美國商會」5月發布《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指出,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增長潛力,對美國企業仍有極大的吸引力。根據美國商會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2%的在陸美國企業認為,中國的第一大商機是「國內消費的增長,以及日益龐大的富裕中產階層的崛起」;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企業將中國視為優先市場;85%的美國企業不打算把製造或採購工序遷離中國;近61%的美國企業相信,中國將繼續對外資開放市場。

美國畢竟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只要利之所趨,中美之間還是會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關係。中美關係影響兩岸關係,臺灣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場,不應老是看中美關係「鬥」的一面,也要看看其「不破」的一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