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秋風吻上民主的臉

2021-02-20 06:30

? 人氣

社交媒體對於政治理性實踐的危害,不只在民主社會中造孽,在專制政治體系中也以近似的機制在產生作用。(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社交媒體對於政治理性實踐的危害,不只在民主社會中造孽,在專制政治體系中也以近似的機制在產生作用。(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庚子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美國遭受政治狂風襲擊,世界民主體制陷入紛亂。悲慘的一年好不容易捱過去了,歷史翻開新的篇章,但秋風會吻上民主的臉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答案恐怕難以樂觀,主要是因為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政治運作的主導性力量,而人類對於這個時時捲起狂風暴雨的新媒介還無法妥善駕馭。

社交媒體問世之初,人們咸認網路民主的時代自此應運而生,因為社交媒體既可突破溝通障礙,縮短人際距離,建構自由開放的言論平台,更可推動政治的直接民主化及社會的深層次變革。

社交媒體助長極端化政治同溫層

社交媒體確實在世界各國的諸多抗爭發揮奇效,立下汗馬功勞,對於公民的政治參與也卓有貢獻,然而,社交媒體在美國國會暴亂事件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卻使人們驚醒其重大的破壞力,所謂的「民主烏托邦」只是南柯一夢。

社交媒體的主要功效如果只是讓同一群人日以繼夜在同溫層中圍爐取暖,相濡以沫,形成越來越極端化的同質性政治觀點,而且異質性群體之間隨而愈益相互仇恨,造成政治與社會更為對立與撕裂,則民主政治與和諧社會的美夢必將一去不復返。

自由是社交媒體的靈魂,但人們在社交媒體中究竟是取得更多的自由抑或是失去自由而不自覺呢?社交媒體起初被普遍認知為可以有效促進解放個性、促進自由溝通、反抗政治與社會霸權,將帶來一個人們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全新時代。猶記Google在2004年首次招股書發布「別作惡」宣言,曾大剌剌地給自己戴上光環,儼然將是新人類的開拓者、自由世界的衛士,必可成為人們發動變革的有效工具。

社交媒體無疑是有效的溝通工具,在互聯網時代架構了無障礙溝通的社交平台。經過「阿拉伯之春」引發的一場又一場衝突以及民主大夢的失落之後,人們赫然發現舊秩序誠如崩解了,但社會撕裂反在政權更迭後更加嚴重,分歧與對立在虛擬世界中愈演愈烈,終極結果是社交媒體革新不了政治,也革新不了社會。

世人逐漸看清,社交媒體百家爭鳴的背後存著一個商業巨靈在操控,市場的壟斷化和利潤的極大化是其最高運作法則。社交媒體以免費使用招徠大眾,然後透過分析龐大的用戶數據,推測用戶的喜好,再精準推送廣告與「服務」,賺取龐大的利潤。人們不得不承認,社交媒體所運用的應用程式可以使其比家人更懂用戶的心。

政治煽動家的樂園

更可憂的是,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大大增加同質社群內的互動,因為不斷推送跟用戶喜好及想法貼近的帖文,形成厚實的「迴音牆」,大家在繭房中作繭自縛而不自覺。日以繼夜,無休無止,久而久之,用戶深深困在同溫層之中,既看不見外面廣闊而紛紜的世界,同時不斷加深與不同政見和價值觀的人之間的仇恨與敵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