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感染冠狀病毒高風險者!」20年前蔡董做幹細胞,意外催生防疫新商機

2021-02-18 13:01

? 人氣

訊聯集團開發的「預知因」App可為客戶訂做基因分析,了解本身對於冠狀病毒相關的健康風險資料。(示意圖/美聯社)

訊聯集團開發的「預知因」App可為客戶訂做基因分析,了解本身對於冠狀病毒相關的健康風險資料。(示意圖/美聯社)

全球新冠疫情催化下,更加速了細胞治療的發展進程,在幹細胞領域深耕20年的訊聯,結合同集團創源生技的基因檢測,能從中找到生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從沒想過,我竟然是感染冠狀病毒的高度風險者!」指著手機內建的「預知因」App,訊聯董事長蔡政憲驚訝地說,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台灣近來也有本土案例出現的時刻,App顯示,他是屬於容易受感染的體質,讓他更加不敢掉以輕心。

蔡政憲手機上的這個App,是訊聯集團另一家公司創源提供的基因檢測服務,可以為客戶量身訂做基因分析,了解本身對於冠狀病毒及流感病毒等感染,以及相關的健康風險資料,還有對哪一些食物及汙染物敏感,同時還能提供個人健康、運動及用藥等衛教相關資訊及諮詢。

蔡政憲說,投入生技產業那麼多年,現在才知道自己不僅是新冠高危險族群,而且透過基因檢測,也發現自己若得到流感,會比一般人更嚴重。

臍帶血幹細胞庫累積20年

隨著全球基因定序等相關研究不斷進展,加上檢測價格大幅下降,蔡政憲創業20年所蓄積的能量,已讓訊聯成為台灣基因定序資料庫,以及精準醫療領域不可忽視的要角。

2000年成立的訊聯生技,是國內第一批投入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的公司,20年過去,很多同業都關門或整併,但訊聯臍帶血庫至今已累積4.3萬多筆資料,列居全球第四。隨著醫學進展,如今這個資料庫除了可以供個人及兄弟姊妹、父母等家人使用,若其他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資料庫中尋求配對及授權使用,目前訊聯已累計3百多件成功移植案例,一步步實現資料庫存捐互利的目標。

其實,台灣幹細胞資料庫發展極早,且走在世界前端,訊聯的臍帶血幹細胞庫只能算是第二代,第一代就屬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做得最好,截至2019年中,慈濟已建置逾43萬筆骨髓資料庫、完成1237例骨髓幹細胞捐贈,提供國內33家、國外1千餘家醫院尋求病患配對,每年還提供逾350例的造血幹細胞。

如今訊聯不僅臍帶血幹細胞庫累積一定的能量,在免疫細胞、牙齒幹細胞、成人周邊血幹細胞與脂肪間質幹細胞等多種細胞庫,也累積達140萬名客戶,國內40%的新生兒,也就是每2.5個媽媽,就有一個是訊聯客戶。(延伸閱讀:這款國產新冠疫苗最快7月上市,為何關鍵竟是北醫「春節不想休」?

2008年,訊聯轉投資成立以基因檢測為主的創源生技,進軍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市場。在蔡政憲的想法裡,訊聯主攻再生醫學並擴展至細胞治療,結合創源聚焦發展的基因檢測,以及集團近年積極投入的數位醫療,可以構成訊聯發展的三隻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