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百年系列》改變人類戰爭的「總體戰」

2014-07-23 19:19

? 人氣

戰爭時期,參戰國宣傳多企圖擴大動員。(取自網路)

戰爭時期,參戰國宣傳多企圖擴大動員。(取自網路)

《風傳媒》《一戰百年專題》系列報導先睹為快,完整內容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戰爭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首次進行的「總體戰」,不僅戰場遼闊,還進入三度空間(天上有飛機,水下有潛艦),而且參與的各方殖民列強,幾乎投入所有可利用的人力和物力,戰爭動員擴及15歲青少年到婦女,無一倖免,所帶來的傷亡,自然也破人類歷史紀錄。

這場戰爭破壞力之大,當然和工業化大國之間的對決有關。戰爭是人類野蠻的極致表現,卻又是精心策畫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展開的總體戰,不是即興的非理性行為,而是醞釀多年的戰略規畫,包含對政治與戰爭關係的全新認識,有理論基礎作為鋪墊,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國,然而受創最重的也是德國。這對精於戰略思考又擁有一流組織(參謀本部)的德國來說,是多麼反諷。

LY201407231401_Carl_Von_Clausewitz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

總體戰的理論基礎,可追溯19世紀初期的普魯士軍事名家克勞塞維茲。他曾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其名著《戰爭論》(Vom Krieg)被公認是一部指導未來百餘年參謀學術思想的理論巨著。

這本書雖是其遺孀整理問世,但他揭示為全民族而發動「決定性殲滅」的戰爭觀念,深深影響普法戰爭時代的毛奇元帥(Helmuth Johannes Ludwig von Moltke),乃至德國一次大戰的參謀總長魯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

在克勞塞維茲之前的歐洲各王朝,勢均力敵,即便發生戰爭也是點到為止,佔領一個戰略要地,或攻下一個城堡,而非消滅對方整個武裝力量就算勝利,屬於一種「觀臨式戰爭」。工業化之後,近代民族國家興起,社會形態改變,戰爭的本質也發生變化。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克勞塞維茲認為,今後將是全民族為生存而戰的戰爭型態,必須使用最迅速和最無情的手段,獲致決定性戰果,粉碎敵國的組織結構才算勝利,也是政治家最後的權宜之計,故有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結論。

魯登道夫在一次世界大戰前擔任參謀本部第二廳廳長,參謀總長小毛奇對他充分信任。他精研克勞塞維茲的全部著作,但對戰爭提出新的概念,認為戰爭並非政治的工具,反稱政治是戰爭的一個部分。他主張以更直接甚至更野蠻的手段達成戰爭目的,戰爭來臨時,必須把德國全民的物資潛力,全部付諸一擲。魯登道夫創立「總體戰」理論,並於1935年以《總體戰》一書傳世

33131961-4b51a0a65e2f1b08c27d56ee16b0ad6dbbabdafd大戰前後,由魯登道夫主導的參謀本部,開始在整個民族命運上佔據重要地位。當時德皇不管事,首相軟弱,議會分歧,國民困惑,自然助長軍事獨裁。魯登道夫提出很多有關「總體戰」的遠大計畫,很多涉及平民生活,如提高人口出生率、減少逃兵、改進住房、撲滅性病、制止爭奪土地、耕地重新分配、退伍軍人安身計畫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