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權衝擊兩岸關係?北京關切監督條例進展

2014-07-12 15:35

? 人氣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舉行「台灣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包括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北京大學等涉台學者,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民進黨凍結台獨黨綱的可能動態進行討論。(取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網站)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舉行「台灣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包括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北京大學等涉台學者,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民進黨凍結台獨黨綱的可能動態進行討論。(取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網站)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立院卡關超過90天,包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兩岸已簽署及談判中協議皆因此延宕。1周前,北京涉台智庫針對監督條例對兩岸關係影響舉行研討會,與會學者關注焦點集中在條例對兩岸的定位,能否維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定位精神,而非採納民間版本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立法院2次臨時會將在月底舉行,受限於監委人事案未完成表決,2次臨時會將優先處理監委人事案及《自經區特別條例》。然而陸委會官員透露,由於《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審議毫無進展,不僅服貿協議無法生效,兩岸先前簽署的氣象、地震合作等協議,以及空運增班、陸客團配額鬆綁等議題磋商也因此受到影響。

台灣方面關注監督條例卡關的實質影響,北京則憂心監督條例對未來兩岸關發展的政治影響。就在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結束訪台行程後,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便舉行「台灣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包括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北京大學等涉台學者,針對監督條例的政治衝擊進行討論。

根據與對岸智庫往來密切的台灣學者透露,這場研討會僅有中國學者參與,內容完全鎖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民進黨凍結台獨黨綱的可能動態進行討論,尤其針對監督條例是否可能改變兩岸在過去20項協議的法律定位,成為討論焦點。

據轉述,會中有學者認為,在體制面是立法權與行政權的抗衡,但在政治面可能直接影響兩岸未來協議的簽署與生效,將導致兩岸藉由協議累積「關係正常化」的進程受到阻礙。

另有社科院台研所學者在會中指出,監督條例一旦通過生效,位階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當,因此中方最關切的,就是監督條例能否確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定位精神。

此外,也有少數鷹派學者懷疑,一旦監督條例生效,未來兩岸協議送進國會,將受制於民進黨的議事阻撓手段,從而阻止國民黨繼續在兩岸政策上「得分」,因此名為「監督」,實為「政治鬥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