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和平舵手 阿富汗寄望新總統

2014-04-04 11:14

? 人氣

阿富汗下一任總統三大熱門人選(由左至右):反對黨領導人阿布杜拉、前外長拉蘇爾、前財長賈尼。(美聯社)

阿富汗下一任總統三大熱門人選(由左至右):反對黨領導人阿布杜拉、前外長拉蘇爾、前財長賈尼。(美聯社)

飽受戰火摧殘的阿富汗將在5日投票選舉新總統。這是阿富汗自2001年神學士(Taliban)政權垮台後第3次的民主選舉,更是戰後重建以來首度的政權民主轉移。美國總統歐巴馬倡議的《雙邊安全協定》(BSA)已被現任總統卡札(Hamid Karzai)打槍,美軍與北約盟軍將於今年年底之前全部撤離。事態發展至今,阿富汗人民只能靠著手中的選票,一票一票選出新領導人,祈求和平真正降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11組正副總統候選人搭配中,反對黨領導人阿布杜拉(Abdullah Abdullah)、前外交部長拉蘇爾(Zalmay Rassoul)、前財政部長賈尼(Arshaf Ghani)各自展顯不同氣象,堪稱是最具贏面的競選人馬。不同的政治主張,對應阿國目前脆弱的政權統治基礎,候選人的治國方策尚待歷史檢視。

披荊政治路 阿布杜拉浴血重生



阿布杜拉(美聯社)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曾在抗蘇名將馬蘇德(Ahmad Shah Massoud)麾下擔任策士的阿布杜拉,年輕時就已累積傳奇色彩。阿布杜拉曾是一名眼科醫師,在神學士掌政時期疾聲批評當權者。2001年美軍推翻神學士政權,卡札一躍成為阿國臨時總統,阿布杜拉出任外交部長,不久後卻被卡札視為芒刺,欲除之而後快。

2009年的總統大選,卡札再度遭遇阿布杜拉。首輪投票中阿布杜拉獲得近30%的選票,並咬出卡札的作票黑箱,迫使選戰進入第2輪的投票。不過就在投票前夕,阿布杜拉的車隊遭受槍手伏擊,司機當場橫死。意外發生後,阿布杜拉宣布退選,將總統大位拱手讓給卡札。

總統大夢重挫之後,阿布杜拉返回基層,籌組「改變與希望同盟」(CCH),並在2010年的國會大選中取得90個席次,成為阿富汗最大的反對黨。隨後CCH多次吸納不同政治勢力,於2011年改組成為「阿富汗國家同盟」(NCA),阿布杜拉繼續擔任領袖。

阿布杜拉風度翩翩,辯才無礙,在保守的阿國政界標舉自由主義路線,主張女性參與公共事務。阿布杜拉曾對英國媒體說:「阿富汗也好,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罷,如果你期望這個國家克服種種挑戰或是謀求發展,沒有另一半民眾(女性)參與,進步就不會發生。」

像阿國這樣由多民族所組成的中亞國家,「血統正確」是一大優勢。阿布杜拉是普什圖族(Pashtun)與塔吉克族(Tajik)混血,正好是阿國的兩大多數族裔,讓阿布杜拉擁有一定的群眾支持基礎。

卡札欽點 拉蘇爾擁奧援



拉蘇爾(美聯社)

甫於去年卸任外長的拉蘇爾,被視為此次大選的當權派代表。當拉蘇爾宣布參選總統後,原先表態參選的卡札兄長加龍姆(Quayum Karzai)以及阿國末代國王查希爾(Mohammed Zahir Shah)之孫納伊姆(Sardar Mohammad Nadir Naeem)立即表態退選,好讓拉蘇爾出頭。其聲望之高,可見一斑。

拉蘇爾是阿國政壇老將,屬溫和派。過去數十年來高舉自由開放的政治主張,強調阿富汗人民的自由意志,任職外長期間力主維護鄰國關係。儘管拉蘇爾一路追隨卡札,不過卡札拒絕與美國簽訂《雙邊安全協定》一事卻成了拉蘇爾的參選的致命傷,迫於選情緊繃,拉蘇爾只好表態贊成簽訂《雙邊安全協定》。

卡札政府的奧援,對於拉蘇爾而言好壞參半。其他參選人已鎖定拉蘇爾與卡札曖昧糾葛的關係,質疑執政黨將會奧步出盡,干預投票結果。事實上,拉蘇爾身上還背著一條貪污官司遲遲未解,很有可能成為選戰的關鍵變數。特別的是,拉蘇爾此次參選拉拔了阿富汗首位女性省長薩洛比(Habiba Sarobi)作為副手,令外界耳目一新。阿富汗是否能出現歷史上首位女性副總統,旦看此役。

維穩戰後經濟有功 賈尼人氣竄升

賈尼(美聯社)

頂著柏克萊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的頭銜,賈尼可說是超級人生勝利組。早年賈尼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歐美多所知名大學。1991年賈尼進入世界銀行(World Bank)工作,遊歷世界各國。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賈尼離開世界銀行,轉任聯合國特別顧問,當時的賈尼已感受到家鄉記憶的召喚。

2001年12月賈尼放棄美國籍返回阿富汗,進入卡札政府擔任財政部長。面對百廢待舉的戰後慘況,賈尼俐落地對經濟把脈下藥,包含貨幣發行、財政政策擬定、稅制改革、公共投資計劃、電信法規設計等大型計劃,讓賈尼獲得「亞洲最好的財政部長」的盛譽。

挟著傲人政績,賈尼成為此次總統選選的大黑馬。標舉著改革大纛,賈尼接受CNN訪問時表示:「舉辦了一場又一場的造勢大會,我感覺人民對生聚生息的欲求、對改革的渴望、對轉型的期待,以及對和平、穩定、團結的想像。」

不過揮之不去的美國氣息,將成為賈尼最大的致命傷。部分阿國鄉間地區,尤其是曾受蘇聯及神學士組織影響的鄉鎮,對這股「洋味」很是感冒,甚至將賈尼視為從美國空降的外國人,並將江山殘破之恨轉嫁到賈尼身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