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專欄:扭轉台日觀光逆差的宏觀想像

2017-07-09 06:50

? 人氣

而這「向北」觀光凝視的核心,便是一整套(如螢光幕上所呈現)高度現代化且充滿新潮感受的人事物。以此出發,日、韓的政府與民間啟動各類結合旅遊、影視音樂、動漫遊戲、文資再生、社區營造等跨文化產業的複合性觀光振興計畫。換言之,他們知道要吸引國際旅客,靠的不只是煙花燒錢式的宣傳廣告或促銷活動,更重要的是基底的文化建設與長期的文化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野宮神社(圖/健行文化提供)
作者認為,要吸引國際旅客,靠的不只是煙花燒錢式的宣傳廣告或促銷活動,更重要的是基底的文化建設與長期的文化投資。圖為野宮神社。(資料照,健行文化提供)

相對來看,長久以來我們對外營造的觀光意象實在乏善可陳。一方面,台灣自我刻板化地、重複再現成一個由泡茶、老街、小籠包、夜市小吃、腳底按摩等元素構成的「懷舊」與「療癒」南國。另一方面,則訴諸其實一點也不新潮了、卻自認還很酷炫的尷尬事物,比如一○一摩天樓與煙火秀;或者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口號,比如「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

雖然今年初,觀光局找長澤雅美代言,拍了一支令許多人驚豔的新廣告;但很可惜,我們並未看到後續具有系列感和故事力的整合行銷戰略,更遑論前述的複合性文化工程。當韓國早在二○○八年就已大刀闊斧地合併相關治理機構為文化體育觀光部,並據此整合資源、不斷定義和拉抬嶄新的國家觀光意象時,我們政府卻持續缺乏統理視野、沒有效率地各自為政。

日本發展觀光的企圖驅動變革

至於日本,其實在一二年時,外國觀光客人數只有八三○萬,是訪客數世界排名第一之法國(八三○○萬)的十分之一,在亞洲更是大幅輸給中、港、泰、韓、新,僅小勝台灣(七三○萬訪客)一籌。但從該年提出「二○二○年外國訪客二○○○萬人」計畫,各級政府、企業甚至民間NGO便開始動了起來。

隔年一三年日本的國際訪客快速破了千萬大關,韓國也成長至一二○○多萬,但台灣卻不進反退地跌到八○○萬訪客,且完全被中國團客營造的熱絡表象所綁架。到了一六年,日本竟一舉突破二四○○萬國際訪客數,這也使得政府原來的目標設定,向上倍增調整為「二○二○年外國訪客四○○○萬人」。

日本全力發展觀光的旺盛企圖,也快速驅動著許多變革。比如上月初剛通過讓Airbnb正式合法,允許一般屋主經向當地政府註冊登記,即可將其房屋轉租,每年上限一八○天。在此共享經濟結合全球旅遊的潮流中(英、荷、韓等多國也都已分別制定相關新法),台灣去年底卻通過《發展觀光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媒體稱之為「Airbnb條款」),處罰沒有營業執照的自宅短租行為。或許對台灣旅宿業者來說,限制這類新興數位平台的保護主義仍有必要,但就長遠趨勢和整體戰略來看,日本的大膽做法其實也不無討論空間。

台日觀光逆差的警訊,其實已不只是交通部觀光局的事,背後更涉及文化部、經濟部、科技部等,關乎總統和行政院如何擬定新國家戰略的態度。國與國之間的觀光消長是毫不留情的競速,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加緊腳步,開闊前行。

*作者為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原刊於1583期《新新聞》,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