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印鈔救股市,真的完全沒毛病?歷史告訴我們,「三低一高」都是後遺症!

2020-08-10 06:50

? 人氣

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走勢嚴重背離,目前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市場的錢太多了。(林瑞慶攝)

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走勢嚴重背離,目前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市場的錢太多了。(林瑞慶攝)

你應該知道的是,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不只危及人體健康與性命,也澈底摧毀全球經貿體系的運作,嚴重打擊全球經濟成長。本文針對目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走勢背離現象,剖析背後可能的原因,也對國際間政府瘋狂擴張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提出警訊。

全球經濟面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最慘烈的衰退情況,國際知名預測機構IHS Markit及IMF在6月公布的最新經濟預測數據,分別將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5.5%及-3%,再度下修至-6%及-4.9%,就是鮮明例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波疫情中,執掌全球經濟牛耳的美國,不僅疫情防控頻出狀況,經濟衰退速度也超乎想像,可說是災情最為慘重的國家。同樣是來自IHS Markit及IMF的資料,2020年美國經濟預估衰退幅度都在8%以上,除了遠大於全球平均值外,也是近一世紀以來最糟的經濟表現。不過,弔詭的是,當美國實體經濟嚴重萎縮時,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的表現卻彷如脫韁野馬,在3月中下旬觸底後就未再回頭,並於近日頻頻逼近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的錢太多了

以高科技股中最具代表性的納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為例,最近分別跨越11,000及2,200點大關,續寫歷史紀錄。這在年初疫情剛發酵時,根本是一件無法想像的事。即使放到現在,也相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盱衡過往,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走勢背離的情況,不是沒有,但脫鉤如此嚴重,實屬罕見,甚至可說是從未出現過。如果說是提前反映未來半年或一年的基本面,似乎又太過牽強。畢竟疫情會不會形成第二波大流行,還很難說,加上因疫情而起的貿易紛爭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其實都還在干擾著未來全球景氣復甦的步調。顯然頻創新高的股市,並無法用反映未來基本面這樣的說法,一語帶過。

目前想到唯一的合理解釋(也是大多數人的猜想),就是市場錢(資金)太多了。特別是針對這波疫情,各國政府為了挽救經濟,無所不用其極地採行各式各樣的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市場流動性,因此才會催生出這波「經濟空頭、金融多頭」的詭異行情。根據IMF調查,包括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法國、澳洲、美國及西班牙等在內的國家,因應疫情所採行的財政刺激政策,其規模占GDP比重皆已超過10%,釋出資金高達10兆美元以上。此外,各國央行不斷調降利率、瘋狂購債(QE)的舉動,更讓市場流動性多到難以想像。光是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就從4兆美元一路膨脹到7兆美元,膨脹幅度足足是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三倍之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