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根本不是給小孩看的!重溫這部電影,竟發現它暗藏著令人揪心的3個深意

2020-07-13 16:52

? 人氣

重溫《海底總動員》,你會發現這並不僅是拍給小朋友看的,更是一部拍給家長們看的電影。(圖/imdb)

重溫《海底總動員》,你會發現這並不僅是拍給小朋友看的,更是一部拍給家長們看的電影。(圖/imdb)

皮克斯經典動畫《海底總動員》是不少八年級生的童年回憶,故事描述小丑魚馬林在兒子尼莫被人類抓走後,為了尋找兒子而展開的冒險旅程。電影上映後立刻掀起了不小的熱潮,更讓「尼莫」一度成了小丑魚的代名詞,是許多孩子心中經典的動畫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距離電影上映至今已經17年,當時還是小朋友的觀眾如今也變成了大人,甚至已經為人父母了。再次重溫《海底總動員》,其實可以發現這部電影並不僅是拍給小朋友看的,更是一部拍給家長們看的電影,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中暗藏的各種訊息吧!

太保護孩子,卻換來他一句「我恨你!」》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綑綁了孩子?

在電影的一開始,馬林的妻子就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尼莫是他們夫妻唯一僅存的孩子,因此馬林格外細心地呵護尼莫長大,總是不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更不讓他從事任何可能會引發危險的行爲。尼莫認為自己游泳已經可以游得很好了,但馬林卻因為過度的保護欲,總是對他說「不行」、「你還不夠好」、「你做不到的」,尼莫後來終於忍無可忍,對著馬林生氣大喊「我恨你!」,就自己游向漁船,因此被人類抓走。

電影《海底總動員》劇照。(圖/imdb)
電影《海底總動員》劇照。(圖/imdb)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沒有一個家長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更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安全地長大,並且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不是也不自覺地束縛了孩子呢?當希望變成了要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或許已經帶給孩子壓力,甚至是精神上的綑綁,而這樣的心態,卻只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你不可能不讓他出事,那等於不讓他做任何事》放手,是為人父母該學習的

「你不可能不讓他出事的,那等於不讓他做任何事,那麼他的生活不就一點樂趣都沒有了嗎?」——電影《海底總動員》

當馬林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尼莫後,卻不幸遇上漁船撒網捕撈,尼莫想幫助被困在漁網中的魚類,但是馬林卻緊緊抓住尼莫的手,深怕一放手就會再度失去兒子,尼莫向他說「我可以做到!」馬林才終於放手。

也許是我們過度擔心,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長不願意給予信任。孩子其實成長得比想像中來得更快,能夠做到的事也是超乎想像的,與其緊抓著不肯放手,不如多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闖闖看。

看著孩子成長,家長也要一起成長》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附屬品

電影《海底總動員》劇照。(圖/imdb)
電影《海底總動員》劇照。(圖/imdb)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海底總動員》的主角其實並不是尼莫,而是在整個尋找尼莫的過程中克服了諸多恐懼,並學會放手的馬林。因為走不出喪妻之痛,馬林對大海一直充滿恐懼,不僅束縛了尼莫,也束縛著他自己。馬林在尋找尼莫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冒險,靠著偉大的父愛,他一點一點地戰勝了對大海的恐懼,比起尼莫的成長,馬林在電影中反而是成長最多的角色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可能會不小心將一部分的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並要求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除了學會放手,家長也應該好好正視自己的人生,因為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附屬品,孩子會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就像馬林最後看著尼莫遠去的背影,面露感慨地說著「再見,兒子」一樣,親子教育不僅是教育孩子一個人的成長,更是父母要一起參與成長的人生旅程。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