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控制得宜,經濟前景為何不樂觀?BBC:中國外貿仍有這四大難題

2020-07-03 15:00

? 人氣

北京當局已經要求新發地市場關閉作全面清潔。
北京當局已經要求新發地市場關閉作全面清潔。

困難四:北京疫情再起 衝擊農產品貿易

中國在疫情逐漸平息、經濟逐步恢復之時,也迎來疫情反彈。自6月11日以來,北京發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報告本地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200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最初爆發的新發地市場的一個切割進口鮭魚的砧板上檢驗出新冠病毒,不僅三文魚的進口大受影響,中國對其他農副產的進口也瞬間收緊。

巴西農業部本周一表示,在巴西媒體報導一些對華出口企業的員工出現新冠病例後,中國海關當局最近向巴西詢問了這些企業的情況。之後因擔心新型冠狀病毒,中國海關總署暫時禁止從巴西三家工廠進口肉類。

此外,中國還要求出口商簽署貨物未受新冠病毒污染保證書。

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大豆進口國,巴西全國穀物出口商協會(ANEC)認為,巴西穀物出口商不應向中國保證其貨物未受新冠病毒感染,因為這將需要進行廣泛的測試。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購買國,主要是從巴西和美國進口。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也確認收到簽署保證書的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加大農產品進口的審查力度,可能造成受影響國家的報復性反應,尤其是中國正在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採購條款。

中國女工
A Chinese cargo ship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令全球很多貨運暫停。

分析:好消息與壞消息

BBC中文 陳岩

經濟學家經常把投資、消費、外貿,看作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加工貿易快速發展,每年出口的增長平均是GDP增長的1.5倍,外貿成為「三駕馬車」中跑得最快的。

2006年貨物和服務出口在GDP中的佔比達到峰值——36%。但金融危機的來臨,讓這一數據在2009年暴跌到24.5%。中國被迫將經濟的動力轉向另外兩架馬車——投資和消費。2018年時,出口在GDP中的佔比已經穩定在19%左右,出口這架馬車已經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對於中國而言,壞消息變成好消息——當年的打擊,卻在中美貿易戰中變成優勢,由於貿易不再是中國經濟的主動力,在兩國對峙中,中國更有底氣。

這一輪疫情下,中國外貿承受與12年前相似的壓力,但能否借此激活國內消費市場則很難說。

因為更壞的消息是,中國經濟面臨全面而複雜的壓力,不僅是來自外部——中國面對多個貿易伙伴的直接打擊和對抗;也來自內部——疫情使中國的消費難以完全恢復,更談不上像12年前一樣大幅刺激消費增長補償外貿的損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經濟遭到衝擊的烈度也與金融危機時不可同日而語。雖然中國外貿疊加多個壞消息,也有一個好消息是,全球其他國家壓力更大,中國經濟相對還算「一枝獨秀」——上周IMF預計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將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計將增長1.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