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財政部別鬧,公股何時變創投?

2020-06-19 07:20

? 人氣

財政部的兆元振興政策有可議之處。圖為財政部長蘇建榮。(盧逸峰攝)

財政部的兆元振興政策有可議之處。圖為財政部長蘇建榮。(盧逸峰攝)

財政部在「109年端午節記者會」中宣布「兆元振興」計劃,同時9大公股銀行以百億元投入創投,這又是另一個錯亂、風險又高的政策,財政部真以為那些公股銀行可搞創投「點火帶動民間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緩和,全國進入拉抬經濟的振興階段;因此財政部長蘇建榮宣布推出「兆元振興」融資方案,9家公股銀行將以自有資金,在1年內提供新台幣1兆元資金額度,同時,由公股創投子公司成立合計百億的創投基金,點火帶動民間投資。

財政部積極投入振興經濟之行列,確實是「其情感人」,值得肯定讚美;但用的方式是否恰當卻讓人懷疑、擔心;坦白說,如果只是再A公股行庫與投資人、用流血補助方式為之,意義未必大;萬一是有重大風險,情況更慘,因為「出來混的遲早要還」。不幸的是這些措施,就是流血支撐又增加風險的政策。

以「兆元振興」融資政策而言,要9家公股行庫在1年內提供1兆元資金支持投資,聽起來很不錯;但如果近幾年國內每年增加的放款餘額數字大概就是1.5兆元上下,如果扣除政府與公營事業的部份後,民間企業每年貸款增加也只有7000億元上下,現在單是9家公股行庫就要增加1兆元放款,這個數字是不是多了一點?難道其它民營銀行全部去喝西北風了嗎?

這個兆元振興政策主要應該是要支持新增的投資,但這筆融資利率較一般市場優惠,以基準利率加碼不超過2%為原則。所以最後會帶來的結果,很可能「尋租」者遠多於新增投資;許多企業把原有利率較高的貸款,用這筆「兆元振興」融資去借新還舊,利率降下來,廠商受惠,但不會有新增投資。而公股行庫在政策目標壓力下,也必然配合以便「衝高數字與達成率」。

至於公股拿百億投入創投,此政策更「瞎」。雖然公股行庫有創投子公司,但這些創投規模不大、專業度在創投界的評價也不算頂高的,更非市場主流與主力;現在因為「大部長官」命令,公股一口氣丟下百億元,要讓這些創投公司成立基金、尋找投資標的,而且看起來一付非用上不可,風險之大不言可喻。

創投原本就是風險高、失敗率也高的行業,公股創投更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奉長官之命投資),幾年後所有未爆彈爆炸,有誰能負責?還是公股乾脆把百億元捧去給類似台杉創投這個「容納綠營大老與綠二代」的國家隊負責投資?如果要這樣作,財政部與公股行庫真覺得妥當嗎?

因應新冠肺炎帶來經濟衝擊的紓困與振興措施,蔡政府內部的各部會似乎陷入「惡性競爭」,大家爭相提出許多「有的沒的」政策,反正就是「把錢開下去」就是了,以示盡責。財政部所提的四大振興措施中,連「發行乙類公債作為自償性公共建設財源」都列為措施之一,雖然有點可笑但也顯見「同儕壓力」之大。

而在政府的紓困與振興政策中,公股行庫儼然成為一個「提款機」;例如紓困初期,行政院長蘇貞昌就要公股行庫對房貸、車貸、信貸「加碼降息」─這當然是胡鬧惡搞,因為全然未分辨那些貸款戶是受到疫情衝擊需要幫助,那些又是全然未受影響,一律加碼降息政策,只是拿公股的利益去作政客的人情。這次財政部的兆元振興,情況亦雷同。

公股行庫雖然被視為是「公營」,但實際上除了台銀與土銀外,大部份行庫的民股都超過公股,甚至已是上市櫃企業,政府把行庫當提款機、要求百分之百政策配合,甚至把風險往行庫裡面塞,並不合宜,應適可而止吧。而財政部作為目前財經部會中專業度最高的部會,又是公股督導單位,縱然要協助振興經濟,也該多拿捏拿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