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蔡公投

2014-01-11 13:04

? 人氣

蔡同榮去世,留下難以承接的典範。(吳逸驊攝)

蔡同榮去世,留下難以承接的典範。(吳逸驊攝)

很難接受,蔡同榮已經離開人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他是如此鍥而不捨,民進黨人口中的「公媽派」充滿貶意,他從不以為忤,「蔡公投」之稱絕非讚美,但是他卻甘之如飴。 他有如以撒.柏林筆下的刺蝟型人物,一旦決定目標,就打死不退,即使同志冷言冷語,他也是八風吹不動。


2000年民進黨首次政黨輪替,林義雄卸下黨主席一職時,曾經開玩笑的推薦蔡同榮,原因居然是,蔡同榮經常在中常會提案,很少被接受,蔡同榮卻從來不會生氣。


就是這樣的質性,讓蔡同榮不但是個開創者,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很好的組織者,能讓運動團體維持源源不絕的生命力。畢竟,即使是台獨仍是政治禁忌的時代,台獨運動能否壯大發展,靠的不只是勇氣,還更要有堅持的能力及意願。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的創立與運作。


蔡同榮曾說,「有人說國民黨的國會不是設在台北市,而是在美國國會山莊。國民黨可以不理會立法院,但對美國國會的一舉一動都非常注意。」


1980年代,海外異議人士影響國府的最佳管道,就是透過華府的國會遊說,FAPA在戒嚴時期請出美國重量級國會議員愛德華.甘逎迪(Edward Kennedy)、索拉茲(Stephen Solarz)、裴爾(Claiborne Pell)等人舉行聽證會,確實讓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有如芒刺在背。


蔡同榮光是靠民主理念,可以請動這些國會議員嗎?更關鍵的其實是他的募款能力。蔡同榮的募款能耐是一絕,當時幾位紐約獨派人士想要一起買墓位,但堅拒讓蔡同榮加入,「就怕死後葬在隔壁,他還不忘募款」。


蔡同榮去世,綠營人士紛紛致哀,一定也不乏刻意的造神運動,但民進黨該認真思考,什麼才是蔡同榮真正的legacy?


試想,少了蔡同榮的磨功,如何重現FAPA當年轟轟烈烈的對美國會遊說?只是,蔡同榮生前,就已經開始感嘆後繼無人了。


還有,如果不是蔡同榮如此執迷不悔的推動公民投票,充滿禁忌的公投,也許永遠不會進入台灣的政治議程;這部法律即使被綠營譏為「鳥籠公投」,卻為台灣展開了公投自決的想像空間,對台灣未來的影響,不下於1996年的首次總統民選。


蔡同榮晚年的最大盲點是,太著眼於小權小利,創辦民視卻未能功成身退,不能建立政黨不介入媒體的典範;蔡同榮數度參選黨主席,更是「陪榜」參選,他屢敗屢戰,一直到中風前念念不忘的還是今年5月的黨主席選舉。


也許,我們及蔡同榮自己都忘了,他畢生開創的功業,已足以在台灣史上留下重要一頁,這些成就遠非民進黨黨主席的權位可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