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跑步比室內還危險?最新研究:慢跑時,社交距離要「這麼寬」才夠

2020-04-23 10:18

? 人氣

常見到一群跑友並肩而跑,或是為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索性跟在前面的跑者後方保持1公尺以上,感覺比較心安,真的是這樣嗎?(圖/Stocksnap@pixabay)

常見到一群跑友並肩而跑,或是為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索性跟在前面的跑者後方保持1公尺以上,感覺比較心安,真的是這樣嗎?(圖/Stocksnap@pixabay)

為了防疫,「順時中」成為熱門關注焦點,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斷提醒大家要保持社交距離,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對於熱愛慢跑的人來說,距離的拿捏似乎有點困難。常見到一群跑友並肩而跑,或是為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索性跟在前面的跑者後方保持1公尺以上,感覺比較心安,真的是這樣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防疫期間跑步最安全?慢跑也有飛沫最危險位置

武漢肺炎(COVID 19)傳播力強又快速,越是在群聚密閉的室內空間,就越會使人擔心,因此,轉向戶外運動的人也跟著變多。以疫情嚴峻的美國來說,有一些州政府規定,民眾儘可能「就地避難」,除非必要否則須待在家中,但是容許可以出門採買日用品、藥品,也能外出散步、慢跑或溜寵物。

由於,室外空氣流通,縱使有人生病咳嗽,帶著病毒的飛沫,也比較不會大量被另外一個人吸入,大部分被空氣稀釋的病毒,會在有機會感染下一個人之前即死掉。所以,似乎慢跑的人都不太擔心病毒找上門。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根據國外一項研究顯示,答案可能跟你相像不太一樣,為什麼呢?

研究:以並排或交錯形式慢跑,比直接跑在別人正後方安全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杏青表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如果群聚或是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足,慢跑也可能不再安全。根據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土木工程系Bert Blocken教授發表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期間,對於在戶外慢跑的人來說,以並排或以交錯的形式慢跑,而不是直接在另一個人後面慢跑,可能會比較安全。

根據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土木工程系Bert Blocken教授發表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期間,對於在戶外慢跑的人來說,以並排或以交錯的形式慢跑,而不是直接在另一個人後面慢跑,可能會比較安全。(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以並排或以交錯的形式慢跑,而不是直接在另一個人後面慢跑,可能會比較安全。(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高速騎乘自行車前後建議距離保持20公尺,低速建議距離10公尺,這樣或許才能確保安全,不會吸入前方的騎士飛沫,遠離感染風險。(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高速騎乘自行車前後建議距離保持20公尺,低速建議距離10公尺,這樣或許才能確保安全,不會吸入前方的騎士飛沫,遠離感染風險。(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為什麼緊跟著前方跑者後面慢跑的位置不安全呢?林杏青醫師表示,此項研究顯示,人在向前奔跑時,氣體分子會向後飄散,反而很可能導致在正後方奔跑的人,反而會吸入大量的飛沫。即使在一直線上跑步,也建議至少前後要距離10公尺。而在一直線上走路,建議至少間隔4至5公尺。

高速騎乘自行車前後建議距離:20公尺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自騎行車等形式的運動,高速騎乘自行車前後建議距離保持20公尺,低速建議距離10公尺,這樣或許才能確保安全,不會吸入前方的騎士飛沫,遠離感染風險。

當然,這樣的物理模型模擬,只是針對飛沫飄散的情形,並沒有辦法保證一定完美符合真實的病毒傳播和感染情形,也不代表低於這個距離一定會被感染。不過在數人一起出去慢跑時,可以遵從並排、交錯的跑步位置比較理想,並且避免一邊跑步一邊說話。

【醫師小叮嚀】:

林杏青醫師最後提醒,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症狀,還是先待在家裡獨自運動,對於自己與其他人,都是最安全的方式。

文/黃曼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防疫防中鏢,慢跑者危險位置曝光!騎自行車最佳安全距離是…)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