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觀點:蔡英文總統的歷史定位與政治挑戰

2020-03-01 06:40

? 人氣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民意調查結果,兩岸關係與國防、外交議題是被列為最不優先處理的問題,以蔡英文總統的政治慣性思維來看,原本就會先處理台灣民眾最為關切聚焦的民生經濟議題,不會積極主動去碰觸兩岸關係問題,可是萬一對岸在疫情過後以對台反撲來轉移焦點或政治施壓時,台灣又將如何面對這個可能的政治危機與威脅?兩岸關係與外交、國防議題又如何可以「暫緩處理」呢?蔡英文政府其實應該開始準備設想各種情況的「下一步」政治因應方案,從「520」的連任就職時間點的講話與人事布局,展現「相當明確且具體」的政治主張與態度,讓包括對岸的外界能夠清楚明瞭,第二任的蔡英文政府想怎麼走、怎麼做?對於台灣內部的「台獨」主張與兩岸關係發展,究竟要做什麼樣的政治判斷、選擇與處理?希望在未來四年任期內達成什麼樣的政治定位與目標?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想看到的明確方向與結果,不是過度模糊的抽象文字或華麗的詞藻作文來增添更多的猜忌或不信任結果,造成不論是內部或外部都更難加以面對解決的政治局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模糊不一定是最好的政策或政治方向,台灣所面臨的內外困境與挑戰,有很多都是福禍相依的政治命題,尤其是對於處於兩難困境的相關台獨作為與兩岸關係發展而言,常常是相生相剋的既敏感又複雜的高難度政治嚴肅問題,相信以蔡英文總統的政治經驗與高度,應該是有所理解與決斷能力。該如何面對處理?該如何站在掌握全球化發展趨勢與區域安全體系的台灣地位與價值上,尋求「安邦定國」的政治戰略與經略?這是台灣未來前途發展的政治契機,也是蔡英文時代的可能歷史定位,既有最高的民意支持力量,又有最大的國家認同團結意識,蔡英文總統理應迎接政治挑戰來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未來。

總之,各自為政的兩岸防疫大作戰,讓兩岸政府與人民的民粹對撞衝突情緒上升到高點,是該有所面對處理了,否則,恐怕就真的難以善了!換個角度來看,「遠離中國」的台灣主體意識幾乎也已升高到臨界點了,也必須好好看待解決,才能夠轉化為政府施政與改革的政治動能與動力,否則,可能如刀的兩刃,可以支持力挺蔡英文政治的執政作為,也可能迅速化為烏有,成為未來執政最大的政治障礙與傷害!

中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北京市民戴著口罩上街(AP)
筆者認為兩岸各自為政的防疫措施,讓兩岸人民的衝突情緒達到最高點。(資料照,AP)

民主政治的可貴與可怕之處,就是民意支持度高而賦予最高的權力的同時卻又課以幾近苛刻的政治義務與責任,正站在政治權力制高點的蔡英文總統,無論是向左或向右?都將動見觀瞻,牽一髮而動全身!具有817萬選票政治實力的蔡英文宛如「飛龍在天」,飛過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的民意支持巔峰,其人民信任度與施政滿意度雙雙都來到了歷史性的高點,如何為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與未來前途開創新局?如何在「兩難困局」的兩岸關係發展上提出解開政治僵局的新政治共識主張或行動?兩者之間有沒有「中間地帶」可以調和緩衝?蔡英文總統恐怕必將面臨左右為難的新政治局面而難以解套?520的「下一步」該怎麼走?真的可以說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了!

當然,面對可能的政治挑戰與危機,蔡英文總統還是有順勢而為的因應策略可以處理或面對,520既然是危機也是轉機,是考驗也是挑戰,不如就「以拖待變」也行!此從蔡英文總統最新回應「防疫優先」的作法,針對五月的總統就職活動,「暫停籌辦工作,保持最大彈性因應疫情變化;防疫優先,只要疫情仍有疑慮,520就職將不舉辦大型群眾活動;一切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專業意見辦理」,一方面藉機拆除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活動的可能爭議話題,另一方面則先暫時避開520時間點可能的兩岸政治攤牌時刻,以免橫生枝節或政治變數,這是相當高明的政治高招作為,或許可以用時間換取空間,讓兩岸關係發展獲得比較長時間的緩和及喘息機會,未嘗不是「兩難困境」下不得已的政治彈性處理途徑與方法,還是比較值得肯定。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